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写道:“与其他动物相较,人类可说都是早产儿,许多重要器官的发育都还不够完善。看看小马,出生没多久就能开始小跑步;小猫出生不过几周,也能离开母亲自行觅食。相较之下,人类的婴儿只能说没用得很,许多年都得当个啃老族来被抚养、保护和教育。”
人类在体格上比不上很多动物,婴儿在面对危险世界时,父母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人类会通过抚养、保护、教育等行为,帮助婴儿抵御初来人世时的种种危险。
中国古人喜欢用“舐犊情深”“乌鸟私情”等动物的行为来寄寓人类亲情,实际上,任何动物的亲情,都没有人类父母与子女之间那么深厚,人类的亲情在保护与被保护之间深刻地建立起来。
“社会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重要他人’,我喜欢称之为‘权威角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教育专家刘勇赫表示,“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总会有一个或多个人扮演某人崇拜、效仿或学习的对象,儿童将其视为在某一阶段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在不同时期,幼儿、童年和少年与其心目中的权威角色(分别对应父母、教师和偶像)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安全感的第一因素。当然,也有些发育较早的孩子,会对自身成长的环境进行评估,当他认定环境有利于个人成长,不会有危险或困境时,他会产生安全感。”
现代生活让人类免于祖先那种赤裸裸地生活在原野的危险,然而,复杂的人类在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同时,也为这个自己建立的社会带来人为的危险,孩子在这些危险面前更是弱不禁风:
婴儿奶粉是母乳不足孩子的口粮,然而,有人竟为了牟利加入三聚氰胺;
人类在车轮上为生活提速,然而,吝啬于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父母,把孩子置于一个比自己危险百倍的处境;
塑胶跑道本来提供给孩子一个不怕摔倒的奔跑场地,然而,跑道释放出来的毒气,却比摔倒更让孩子受伤;
学校本应该是孩子成长的花园,老师本应该是学生的人生导师,然而,竟有老师把性侵的黑手伸向孩子,给孩子留下一生不能抹去的阴影……
父母的角色,就像孙悟空用金箍棒给唐僧画一个保护圈那样,把孩子置于一个与危险隔绝的圈中。为了画好这个圈,父母不得不预判孩子成长过程中种种潜在危险,防患于未然。
不过,如果这个圈画得太小,就会变成一种“过度保护”。在这种保护圈下成长的孩子,缺乏自己面对世界的能力,最终造成安全感的缺失。
心理学家胡慎之认为:“安全不需要太多的维护,恰恰相反,一个妈妈在孩子后来成长的过程中,有能力‘离开’孩子,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形成安全感。有些妈妈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有一种价值感上的满足,因此她不愿意离开孩子。这时孩子就会产生焦虑,探索世界的欲望会被妈妈阻隔。妈妈人为地给孩子制造了一个‘舒适圈’,容不得孩子离开这个圈半步。安全感源自能力,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到哪里都不会没有安全感,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到哪里都缺乏安全感。”
刘勇赫也认为:“在安全的条件范围内,应允许孩子尝试,允许孩子犯错误,给孩子犯错的机会,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不能剥夺孩子犯错误、自我反思、自我改善的机会。过度保护便是主观地隔离孩子与环境之间的接触,试图避免犯错或接触一切危险——典型的行为即哭必哄、摔必扶、玩必陪等,从而导致孩子对于环境的无知与茫然,最终导致适应环境能力低下的恶果。”
一个不放心孩子自己去接触世界的妈妈,是不会跟孩子说“这个世界是相对安全的”。胡慎之举了一个例子:有迫害妄想症的妈妈,养育出来的孩子往往会延续这种精神问题,因为他们从小就接受一个信息——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这样的孩子会长期处于恐慌之中,发展到后来就是,“人家看我一眼,我就认为他要杀我”的程度。
因此,父母要学习的安全教育课,正是如何把保护圈画得尽可能大,既不让孩子受到直接的生命威胁,又让孩子能认识危险、直面危险。据统计,在中国每年有超过1.85 万名14 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安全事故,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交通事故已成中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但儿童座椅的使用率却不足5%,要知道,发生车祸时,车内未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婴童死亡率是安装了儿童安全座椅的8倍,受伤率是3倍。
孩子遭受一些微小的意外或损伤,例如磕碰到膝盖、小刀划到手等的情况时,父母无需过于紧张,这时反而是最好的安全教育时机。胡慎之说:“父母要懂得让孩子知道,一样东西在什么时候是安全的,在什么时候是危险的,而不是绝对化地让孩子远离这些东西。”
刘勇赫建议:“安全教育课一定是在亲子互动中进行的,因为亲子互动本身就是产生儿童安全感的主要路径。同时,亲子互动中儿童可以学习到社会规范、生活经验、社会交往技巧以及自我保护的办法,这些都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子游戏是帮助实现安全教育的最佳方式与途径:例如对比游戏,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将安全与危险情况对比,通过对比与选择加深儿童的记忆;又如让孩子当安全讲解员,引导孩子寻找家庭中容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将它们总结出来,让孩子给我们总结与讲解;还可以用玩具模拟,通过情境创设,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正确方式方法。”
总而言之,放心让孩子大胆探索这个世界是最好的安全课。一个人的安全感,最终来源于自己拥有与这个世界相处的能力。
52%
统计显示,52%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庭,19%发生在街道,12%发生在学校;其中学龄前儿童的意外伤害多发生在家里。从儿童意外伤害疾病种类排名来看:气管、支气管及消化道异物占30.7%;各类骨折占26.6%;组织挫(裂)伤等各类外伤占11.2%。
275公斤
实验表明,一辆以50公里时速行驶的汽车,如果发生碰撞,一个9公斤的孩子在瞬时会产生275公斤的冲击力,孩子会像子弹一样飞出,或者成为家长的人肉安全气囊。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