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万事万物皆可“内卷”。“卷”工作,是为了谋求更好的薪酬待遇;“卷”学习,是为了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而“卷”运动,则是为了能跟上学习和工作“内卷”的步伐。对于渴望上进的人来说,“野蛮其精神”与“强健其体魄”要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于是,在这个语境下,运动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于渴望上进的人来说,“野蛮其精神”与“强健其体魄”要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图·unsplash
在全国众多城市中,北京可以说是最钟爱运动的城市之一。这里曾举办过奥运会、亚运会,因赛事而打造的场馆,现今已是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好去处。而无处不在的公园、健身房,也聚集着渴望强身健体的人群。
2016年,国内第一财经旗下数据新闻项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了《中国运动30城》报告,报告对全国重点城市的运动氛围和环境作出了评估。在这份报告中,北京全面“霸榜”。在基础设施、运动消费、运动关注、运动参与等调查评分中,北京均遥遥领先。从数据上看,北京堪称国内数一数二的运动城市。
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微博@北京2022年冬奥会
但对于真正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来说,他们却难以直观感受到周围的运动气氛。究其原因,大抵是因为北京的运动爱好者是分层的。他们散落在各处,从事着不同的体育活动,互无关联,也互不打扰。但即使如此,也阻挡不了运动的魅力在这个城市当中生发着。
公园,野性老年人的竞技场
如果你在北京城区居住,那么,每天唤醒你的不是闹钟,不是梦想,而是一声声响彻天际的鞭子声。初来乍到的人,或许会带着好奇,趴到窗边,向四周探看。但纵使他们付出千般努力,也难以找到声源。而老手们,对此则司空见惯,他们很清楚,“鞭打”,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再从属于暴力领域,而是摇身一变,幻化成了健身手段。
2020年11月,北京,人们在公园里锻炼身体。(图 / 视觉中国)
手持长鞭者一般都是本地的大爷。乍一看,这群人极为普通,其貌不扬的他们与你擦肩而过时,你甚至不会想到这群人正参与一项力量主导型运动。但进了公园,一切就都不一样了。那是他们的主场,大爷们的能力,也完全超乎你的想象。他们脱下外衣,戴好手套,抻开膀子,拉伸两下,之后便扎起马步,甩出鞭子。
长鞭上下飞舞,他们立在原地,岿然不动。这其中的功夫便可见一斑。但是,这种运动却少有观众,毕竟,单调的抽鞭子,还是少了些趣味性。可就算没有呐喊与喝彩,大爷们也都泰然自若,按部就班地抽打着。对他们来说,精湛的表演是附赠给路人的,而健康却是自己实实在在得到的。你无法知晓他们前半生的经历,但作为旁观者,你会知道,他们在努力让生命变得更为热烈。
如果甩鞭子是超然物外的独舞,那公园健身器材旁则有着与此截然相反的风景。那里活跃着一群“入世”的老年人,有幸见识过的过路者,必定会发出慨叹:清晨抑或黄昏,都是“人类群星闪耀时”。
公园成为老年人锻炼的圣地。/图·unsplash
在游客眼里,天坛是感受祭祀文化最高规格的景点。但在周围老年人的认知里,这儿是打小就锻炼身体的地方。早饭前和晚饭后,是天坛集聚公园年票用户最多的时候。有些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亮出老年证,直接就能和兄弟姐妹会聚一堂。无论当日的天气如何,他们都会来一场比试。伟人是“欲与天公试比高”,到了平凡的个体身上,最想较量的对手还得是老街坊。
在这个场域,竞争最激烈的项目往往是单杠。对这些志在传承奥运精神的老者来说,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是最基础的动作。但在公园健身鄙视链里,单杠也经常处在最底端。用北京大爷大妈的话说,就是:“他呀,光会挑简单的做,整个儿一面茶(形容人软弱)。”
想在高手如林的运动江湖中脱颖而出,一定要有独门秘籍,再不济也得有点儿常人无法掌握的拿手好戏,譬如“倒挂金钟”“一字马”之类的。2019年,北京当地的民生新闻曾报道,有个在单杠上练大回环的大爷,在旋转时直接撞飞了路过的小孩。当时,人们既对孩子的遭遇感到同情,也注意到了这群身手不凡的公园“飞侠”——谁也没想到,把单杠玩出蹦极般刺激感的,是一群老胳膊老腿的迟暮英雄。
在公园里随处都是身怀绝技的大爷大妈。
他们钟情于热闹,越是有人关注,就越是起劲儿。有时候,在几声“加油”的鼓舞下,他们甚至还能催逼出体内的潜能,做出超越自我极限的动作。但等下了杠,博弈也就算告一段落了。有心的人会发现,他们从不主动谈论胜负,因为没人觉得自己是输家。他们只会一边补充水分,一边聊起亘古不变的老话题——国际局势。等详尽的分析与高谈阔论结束后,汗自然就消了,他们也像张北海小说里所写的那种侠客一样,四散隐匿了。
除了抽鞭子、玩单杠,老年人的花样还有很多,比如集体踢毽子、扎堆冬泳、比赛抖空竹、支块板子打乒乓球……总之,在北京,千万不要小瞧任何一位老年人,他们身上的荷尔蒙与肾上腺素绝对是不容小觑的。只不过,他们平时都用在了他处,譬如,排队领鸡蛋、抢特价蔬果。“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早就渗入他们的生活之中。这些罗马式斗士,只有进了公园这个竞技场,才愿意展现不为人知的美与力量。
马拉松,“中产阶级的广场舞”
对一些本地老年人来说,北京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而对一些新近成为中产的人士而言,北京则是积累财富的前沿之地。当手中紧握的资本到了一定程度,人们便开始尝试重塑早先的生活方式。身份不同了,品位自然也得跟着改变。这其中,运动就是展示自我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些新中产将马拉松视为日常而不失格调的运动方式。/图·unsplash
在重塑的过程中,那些更显格调的运动方式便成为“财富人士”的目标。洽谈商务时,高尔夫球场、马术馆算得上是好去处,但总不能每天都泡在其中。哪些运动既日常又不同寻常呢?一些新中产的共识是,跑马拉松。虽说跑步是丰俭由人的运动,只需要一双跑鞋就可以上路,但跑马拉松却并不简单,想完成一次全程跑,不仅需要长期的训练——意味着“有闲”,还要有专业的装备,并注重日常饮食营养的搭配——要求经济条件得合格。
而北京,恰恰也是国内马拉松赛事的专业举办地。北京国际马拉松(以下简称“北马”)始创于1981年,是国内历史最久远的马拉松赛事。作为国内首个大型全马赛事,它的专业性是首屈一指的。因此,它也是跑步爱好者心之所向的赛事。
2022年1月19日,北京,一些长跑运动员在做跑前热身运动。/微博@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
马拉松的拥趸众多,参赛门槛也变得越来越高。每年的北马报名,都堪称一场网速与手速的竞赛。能抢到席位、站到起跑线上的,都是一等一的猛士。当然,想完成从天安门广场到奥林匹克公园的这次“朝圣”之旅,除了实力,还要有十足的运气——每年的北马名额都需要摇号才能抢到。在公布名额的那段时间里,各大体育论坛都有跑友在线上祈福,他们争当“锦鲤”,寄希望于能被选中,进入北马“朝圣”。
对有钱有闲的人来说,马拉松确实是一个合适的运动选择。早在2017年,《新周刊》就曾做过专题《马拉松,新中产的广场舞》。专题内的文章讽刺了一些为了作秀而参与马拉松的中产,也剖析了中产热爱马拉松的缘由。
每年的北马报名,都堪称一场网速与手速的竞赛。能抢到席位、站到起跑线上的,都是一等一的猛士。/微博@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生活中几乎不参与任何重体力劳动的人,实质上处在一种“过剩”的状态当中。而长距离的跑步,则能够很好地消耗掉他们冗余的能量。在这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他们也在找寻日渐失去的身体知觉。与此同时,这些人通过体验这种相对痛苦的运动,也获得了征服感。对他们来说,42.195公里不仅仅是马拉松的全部里程,更是证明自己的一个途径。
所以我们能看到,许多企业家把马拉松的奖牌当作自己的勋章。跑马拉松的意义,不仅仅是锻炼身体,也是一种时髦生活方式的展现,当然,也是一个身份的新象征。不过,也有不少中产表示,自己跑马拉松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消除工作上的焦虑。
跑马拉松的意义,不仅仅是锻炼身体,也是一种时髦生活方式的展现,当然,也是一个身份的新象征。/微博@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
近两年火出圈的诺安基金经理蔡嵩松大约就属于这类人。由于他所管理的基金业绩在短时间内大起大落,他本人也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在接受《人物》杂志采访时,他说,在那段压力极大的日子里,他的宣泄方式就是跑步,每天10公里,跑完了,身体和心理的状态也就好了。
公司健身房,白领“内卷”的新阵地
“帅哥/美女,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没听过这句话的人,不足以证明自己在北京工作、生活过。无论严冬酷暑,总会有眼神犀利的小哥穿过人潮与车流,来到你面前,热情地向你推销健身卡。这时,你只消说一句话,就能抵挡小哥的凶猛攻势:“健身房,我公司有。”
对北京的一些企业来说,健身房已成为标配。/图·unsplash
对北京的一些企业来说,健身房已成为标配。它们也会将此作为卖点,写进招聘启示中。在老板看来,这绝对是一种员工福利,当然,也是为业绩“赋能”的另一种驱动力。事实上,一间100平方米左右的企业健身房,引入椭圆仪、跑步机等常规器械,总花费只要十几万元。
按常理说,“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可放在工作节奏飞快的环境中,这种“小惠”也就成了一种浩荡的“恩泽”:加班结束,去跑上5公里,顺便对着镜子拍个照,这一天也算完满了;与客户“对接”的过程不顺利,也可以到楼下去举举铁,浑身发汗起码比发牢骚健康得多。
但不知不觉中,白领们在公司的时间就被延长了。而楼下的健身房,也被锻造成了另一处“内卷”的修罗场。人们排解情绪、锻炼身体之余,还在暗暗较量着。肌肉、人鱼线、马甲线是这个房间里新的考评项目,而身材管理是否合格,也成了另一个维度的KPI。
现如今,企业健身房也层出不穷。/图·unsplash
近几年,工作“996”、加班猝死等公共议题的讨论,让一些大企业意识到,员工的健康至关重要。于是,企业健身房也层出不穷。与之伴生的,还有部门运动会、运动嘉年华、健康管理讲座等活动。对白领们来说,企业健身房对员工至少是利好的,最起码它让运动回归了日常。
如同郝景芳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一样,在北京,热爱运动的人们也处在不同的时空之中。有人在晨钟奏起时,进入公园,挥汗如雨;也有人在暮鼓敲响后,踏上公路,开始跑步。他们用实际行动印证着普希金那句质朴而实在的话:“生活多美好啊,体育锻炼乐趣无穷。”
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