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其实都很爱钱,只不过你们不说,我只是更直白。”自从三部《小时代》缔造了13亿元的票房,郭敬明便有了“中国电影圈第一个产品经理”之称。
结局篇是《小时代4:灵魂尽头》,7月9日首映当天,该片以48.05%的排片占比、6.7万的场次数,打破2014年《一步之遥》5.65万的首日场次数据,创下国产电影首日排映场次最高纪录。
与惊艳的票房相比,《小时代》系列作品的口碑一直没有跟上,四部电影的豆瓣评分依次是:4.8、5.0、4.3、4.6。观众评论两极分化,文艺青年的恶评如潮并不影响脑残粉丝“从头哭到尾”。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除了上豆瓣打了最低分,还给《小时代》取了外号“致你们富得流油的青春”,以警示该片中宣扬的资本主义糜烂生活价值观。
对这样的批评,郭敬明不以为然:“我买衣服需要什么情怀?需要对国家、民族、人性肩负什么力量吗?”郭敬明的产品理论是:“只要有定价,在出售,它就是商品,不用空谈什么意义。”
一部大片是怎么烂掉的?
从动机就是为了赚钱而生的电影,最容易变成烂片。
一寸植入一寸烂,说的是一部拥有强大剧本、导演、卡司以及发行平台的大片,被植入广告一句台词、一句台词地“植烂”的过程。
有业内人士讲述一个段子:某影视圈夫妻档,妻子当制片人,丈夫是知名导演。妻子为了满足广告商的需求,半夜敲门找编剧,请求改剧本。丈夫第二天在拍片现场发现本子改了,很生气,但碍于老板与妻子,只好照着被改的本子拍完。
以2013年的烂片之王《天机·富春山居图》(下称《富春山居图》)为例,无聊的观众看片时玩起“找广告”游戏,一口气在片中找到植入品牌10个之多。一般而言,导演越有名,广告植入越多。广告植入的巅峰之作也是一部被诟病为烂片却收获大票房的作品,片名就颇带暗示意味的《私人订制》。
豆瓣评分5.6,最终票房超7亿元,这是冯小刚与葛优在2013年年末给华谊兄弟和全国影迷交出的答卷。《私人订制》片长119分钟,植入广告共16个,平均7分半钟一个,其中参与植入的品牌有:平安银行、剑南春酒、苏州园林、海南岛、宝马minicooper 、红旗汽车、悠唐购物中心、光明畅优酸奶、松鹤楼菜馆、珍爱网、E人E本、红牛、阳澄湖大闸蟹……
有些桥段,观众看得莫名其妙,却有其商业逻辑。银行家在18岁女儿的成人礼party上,送给女儿一辆minicooper。葛优在介绍来宾时说:“这是珍爱网的李博士,以后谈恋爱就找他!”以后的剧情印证了18岁女儿只能上珍爱网找对象的命运——银行家被廉政公署当场指控。
把广告变成台词,这是《私人订制》中最“毁剧不倦”的地方。范伟在饭桌上受贿的一场戏里,白百何问:“领导喝什么酒?”范伟答:“剑南春吧,柔。”这句原汁原味的广告词,把整部冯氏大片拉升到央视财经频道广告的水平。
冯小刚电影植入广告起价600万元,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公开表示,《私人订制》的广告植入额超过8000万元。其中作为故事发生地的海南岛和苏州在电影展示时长上,占据了广告最大比例。有数据显示,中国电影业的植入广告在2012年的规模为12亿元,《私人订制》的8000万元已占市场1/15。
在电影中,为广告商植入一杯酸奶,与为投资人植入一个情人,性质是一样的。如果情人长得对得起观众,艺术与商业有可能同步。但是,如果植入的情人太多,那就有如评论者所言:“不到两个小时的片子,植入几十个品牌,这故事还怎么讲?不仅冯小刚做不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导演也做不到。”
冯小刚是刚烈之人,早年曾一怒为艺术,在按要求拍完广告部分的戏后,气到摔杯子,杯子碎片溅到眼睛。今天,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导演,冯小刚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电影已经是产品,而不仅仅是艺术。
为什么片越烂越有人看?
有时候,在怀疑论与批判文化盛行的中国舆论界,一部烂片要比好片更有传播效应。越是烂片,看的人越多的怪现象,诞生于烂片之王《富春山居图》。
在刘德华、林志玲、佟大为、张静初、斯琴高娃等大牌明星的号召下,2013年6月9日此片上映首日,就收入4600万元票房,比《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吸金速度更快,位居国产片影史纪录第三名。比吸金速度更快的是,观众对这部片的吐槽大联欢——恶评以及对恶评的欣喜转发,迅速在微博、微信以及豆瓣等社交媒体病毒式蔓延。
豆瓣评论48499条,“桃桃”评价说:“年度超级混搭大片,综合了科幻、特工、动作、夺宝、农村题材、国产警匪剧、古装、抗日神剧,还有点恐怖片戏份,并有SM、恋母元素,辅以魔术、杂技及艺术体操。偶尔还有几个离奇的笑点,超好笑那种。叙事一塌糊涂,人物关系莫名其妙,转变也乱七八糟,故事讲得东一句西一句,看得稀里糊涂。”
“芦哲峰”总结道:“整体不伦不类,细节不清不楚;感情不明不白,剧情不管不顾;人物不三不四,动作不上不下;一星不多不少,烂片不折不扣。”
最终,社交网络形成以吐槽《富春山居图》的恶心为乐的舆论氛围,人们争相购票亲自看看此片到底有多烂。与成名导演因艺术底限而拍案愤慨不同,《富春山居图》出品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其官方微博“欢迎大家客观地吐槽,能带给您快乐,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套用白猫黑猫论:不管是好评还是差评,只要能引来围观,就是好评论。
电影公司老板出身的导演孙健君面对恶评如潮相当坦然:“欢迎网友开心吐槽,能为大家餐前饭后添些谈资也算是电影为节日的一点贡献。”《富春山居图》贡献了差评营销的经典案例,也缔造了烂片的高票房——豆瓣评分2.9分,票房收入3.1亿元。
并不是每一个当事人都能拿钱了事,刘德华的经纪人曾多次打电话要求不上映此片。恶评以后,刘德华曾在上海承认选片不慎,并连说“对不起”。另一女主演张静初也无奈:“人生就是这样……既然选择了,也就要承受相应的代价。”
什么样的烂片能赚大钱?
并不是每一部烂片都能赚钱。《大武当》投资超4000万元,内地票房只有3660万元;《王的盛宴》投资超9000万元,内地票房只有7695万元;《与妻书》投资超3000万元,内地票房只有14万元。
“烂片赚大钱,并不是烂片的错,它们没有能力控制票房。”什么样的烂片能挣大钱呢?档期内没有好莱坞灾难大片的威胁,卡司有一线明星如刘德华、葛优之类,植入广告平均十分钟一个,发行渠道在主流院线、网站甚至电视台布局,媒体不厌其烦地八卦该剧的绯闻……最后,院线经理也被你收买了。
影院排片量几乎决定了电影的票房。高票房烂片的共同特点——高排片量。《富春山居图》首日排映场次占总比例近40%,每天在京城影院排映超过1200场。2014年《一步之遥》的首日排片量是全国5.65万场,不过这个纪录刚刚被《小时代4》的6.7万场打破。48.05%的排片比例,使《小时代4》第一天就收获票房1.01亿元。
院线经理的选择标准,不是烂片与好片,而是卖座与不卖座。曾有影院经理说:《富春山居图》口碑确实非常差,但仍有很多人来观影,上座率一直保持在六成以上。院线经理的考核指标,量化到每张屏幕的每日收入,他们才不管什么是烂片,什么是好片。
恰好你是某院线投资的片子,那就很可能成为高票房烂片。豆瓣评分只有3.4的《HOLD住爱》,就是全国第一院线万达投资的。《HOLD住爱》首日排片占比15.94%,比《消失的子弹》(15.42%)、《河东狮吼2》(12.82%)还要高。影片上映三周的票房分别是:首周4180万元,次周325万元,第三周75万元,总票房4630万元。首周票房占总票房90.28%,每周票房指数级下降,两项数据印证了,本片获得第三届豆瓣电影鑫像奖最渣华语影片提名。
也有烂片靠运气。豆瓣评分3.2的最渣华语影片提名《孤岛惊魂》,因档期一拖再拖,最终等到女主角杨幂因《宫》大火,斩获8980万元票房,成为国产恐怖片票房冠军,葛优《气喘吁吁》都赶不上。
专注于类型片也是烂片获得高票房的好办法。当大制作斗得你死我活时,恐怖片幽深地潜伏在影院的角落赚钱。豆瓣评分只有2.7的《异度公寓》被抨击为“片名抄袭、剧情狗血”,500万元投资却收回近2000万元票房,同期大片《罗宾汉》都望尘莫及。豆瓣评分只有3.5的《午夜出租车》,也以300万元成本,在《十月围城》之下收回1800万元票房。
为了被吓,观众不怕烂。同理,为了笑,观众也不怕烂。烂喜剧也冲着类型片市场而生——刘镇伟的《越光宝盒》、王岳伦的《熊猫大侠》、王晶的《大内密探零零狗》、李力持的《唐伯虎点秋香2》,他们都曾有一个好片作为模仿对象。
烂片有两种,一种是主观要做好片,限于能力最终做成烂片;另一种是明知是烂片,只为了赚钱。2014年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吴宇森谈到:“曾经有人跟我说:吴导,你不用那么费心拍戏了,现在你很有名了,随便拍一个烂片都可以赚钱。我听了以后很伤心,国内现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情况太多了。”
另一位来自香港的导演王晶就很坦然,说自己拍电影就是混饭吃:“我的烂片很赚钱。那种制作成本至少几千万港元的大片,如果不是百分百能赚钱,我宁肯放弃,去拍一部小成本的戏。”
电影产品经理之路。
电影,一开始就是商品。最早的电影只有一分钟,爱迪生公司出品——放在一个盒子里,每次只供一个人趴上去看,一个镍币看一次。不投一镍币,永远不知道里面的女人有没有脱衣服,就像很多人花50元进电影院。郭敬明说得对:“有一些人认为票房一定站在作品品质的对立面,好像票房高的就一定是烂电影,票房低的就一定是好作品,我非常讨厌这样的说法。”看电影如盲婚,揭开头盖布以前,永远不知道彩礼有没有多给。
不过,这种由赌着买而让烂片钻空子挣大钱的现象,已经越来越难。
2014年12月15日,《一步之遥》在首映前三天放映了正片,自负的姜文请来影视和传媒精英,只用了三天,“明明一副好牌,却打烂了”的评论已经传遍全国,豆瓣评分6.3。虽然凭着《让子弹飞》的余威,创下5.65万次首日排场的2014年之最,票房也突破了5亿元,但离20亿票房的目标,就不仅仅是一步之遥了。
社交媒体使口碑可以迅速影响票房,豆瓣评分3.6的《何以笙箫默》的导演黄斌就把自己比作产品经理,把电影当作产品来做,为特定观众提供特定电影。“影迷”变成“用户”,产品经理需要在成本收益原则下,考虑用户需求,拍出满足需求的功能和内容。
电影变成工业,这是中国电影界一直追求的好莱坞方向。在那个称为梦工场的地方,从剧本到明星,从发行到衍生产品,只要按流程走就能拍出观众喜欢的电影产品。中国电影票房从2000年的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96亿元,评论者范卫锋认为,烂片泛滥,预示着电影产品走向成熟,“从长远来看,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个好消息……是文艺新复兴的前奏”。
有从业者反对电影产品化,反对把好片与烂片的评判标准变成成本收益率。台湾导演侯孝贤做客北京师范大学时痛批“产品经理导演”这次想10亿下次想20亿:“电影是关于人的,你对人彻底理解,拍出来就能打动观众。你可以成功一两次,不会永远成功,因为你不是在创作,是在帮观众找东西凑合看。”
《创业家》杂志社长牛文文说:“一个产业如果真到了这个地步,那它的末日也就不远了。在这里,人们看到的是大公司大明星的居高临下,看到他们对商业模式和收入的精细娴熟的操作,但唯独没有观众。”
甚至有评论者警告:“随随便便就大赚,不仅观众产生不良反应,创作者也会形成惰性,以前的香港电影、韩国电影不都这么完蛋的吗?”
©2021 neweek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内容归属广东新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以商业目的使用网站内容需获许可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