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 孙中山有一句著名口号:“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里的“同志”,指志同道合的烈士和战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同志一词一度成为大陆文化的符号,甚至街头上的大爷也可称同志。这个政治意味浓厚的词语第一次用来指代同性恋是在1989年的香港同性恋电影节上——香港剧作家林奕华将其命名为“香港同志电影节”。同志代表同性恋的说法之后在中文地区逐渐被采纳。如今,同志一词已扩大到LGBT四大族群。
【小姐】 明清小说中,“小姐”指的是大家闺秀。在现代礼仪体系中,“小姐”是对未婚女子的敬称,对应英语中的Miss。随着上世纪80年代香港夜总会的发展,“小姐”逐渐用来称呼性工作者,这个词的含义也变得敏感而带贬义。今天称呼一位女性为小姐,往往让人联想到以下暧昧的指向:发廊、桑拿室、夜总会、洗浴中心、性交易。
【粉丝】 维基百科会告诉你,在中国,最著名的粉丝是龙口粉丝,最好的粉丝以绿豆制成。放到现代语境,“粉丝”成了英语fans的谐音,用来描述追星族或对某人某事的狂热崇拜者,如:苹果粉、“学习粉丝团”。粉丝的力量是巨大的,依靠粉丝积累和粉丝忠诚度进行营销更是不少大公司的商业理念。不信?看看iPhone 6上市时苹果旗舰店门外排队的长长人龙就知道了。
【马甲】 2000年“春晚”,赵本山在小品《钟点工》里说出这句经典台词:“小样儿,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马甲一下子从一种服饰变成替身的化身。如果你在常用ID以外另外注册了一个让人联想不到你自己的ID,并且填的是虚假信息,你就是在穿马甲。穿马甲的目的只有一个——隐藏身份。有人用马甲造谣,有人用马甲攒积分,有人用马甲混贴吧,网络已经沦为了马甲帮的战场。
【土豪】 土豪原指富有的地主、有产乡绅,特定时代专指无产阶级的敌人。如今,土豪概念重新走红,他们花钱豪爽,但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富人。微博上@五行属二 关于“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的段子让土豪成为全中国人最想结交的对象,有人把“土豪”二字合并为“壕”,甚至把“打土豪,分土地”口号恶搞成“打土豪,分手办”。其时苹果正好推出金色iPhone 5s,机智的中国网友立刻为其取了个接地气的名字:土豪金。
【大妈】 曾经,大妈只是对年长妇女的尊称;现在,她们是一个特定的群体——中国大妈。她们有钱有闲,凭借充沛的精力频频杀入人们的视野和舆论场;她们爱跳广场舞、用脸基尼防晒、热衷于收购黄金、积极投身股市;她们今天在韩国买无法识别中文语音的电饭煲,明天在日本横扫智能马桶盖——《华尔街日报》甚至专门创造“Dama”一词描述这一群体。对大妈们来说,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她们的舞台。
【打酱油】 以前酱油散称零卖,需要自己拿瓶子到店里打。当有人说“我的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时,他不是在说孩子有多大,而是在说自己老了。2008年香港“艳照门”爆发时,广州电视台记者进行街头采访,其中一位被问到的市民一脸茫然:“关我X事,我只是来打酱油的。”“打酱油”由此获得另一重意义:意思是“路过”,不谈敏感话题,与自己无关。
【八卦】 在《易经》中,八卦可用来代表一切自然现象,亦可用于占卜。在粤语中,八卦有“到处搬弄是非、饶舌”之意。如今“八卦”成了明星隐私或小道消息的代名词。一个好玩的说法是,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黄色报刊刊登美女清凉照时,会在关键部位的三点上贴一个“八卦”图案,相当于马赛克,“八卦新闻”由此而来。
【教授】 能称之为教授的,除了学高为师,还得为人师表。民国时的教授风度翩翩、铮铮铁骨,有如王国维、梁漱溟、刘文典等。而随着近年来“教授性骚扰女学生”、“教授带女生开房”等新闻的曝光,大学教授的形象逐渐变成了“叫兽”。他们白天表现出伪学术的面目,晚上以推倒女大学生为乐。教授性骚扰的背后,是中国大学的行政化,以及师生地位的极其不对称。
【精神病】 在医学上,精神病是一种因为大脑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准确地说,是一种心理障碍疾病。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大都可能让一个人产生精神问题。这本是一个中性词,但今天说一个人是精神病,几乎等同于骂人,是在说一个人是疯子,即使他毫无病征可言。目前在香港,已有医生使用“思觉失调症”来代替“精神病”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诊断,或许有利于消除公众对精神病的歧视和偏见。
【专家】 专家说25年后北京房价将达每平方米80万、专家说四川200年内不会有地震、专家说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收费太低……专家的雷人语录随处可见。我们渴望专家,因为我们认为专家权威,认为他们掌握了特殊的技能和学识;但同时,我们质疑专家,称他们为“砖家”——只要一说话就会引来一大片板砖的人,因为他们中的太多人夸夸其谈、自相矛盾,甚至误导公众。珍惜生命,远离专家。
【山寨】 最早,“山寨”是古代土匪占据的山中营寨。在粤语里,“山寨”意味着“小型、小规模”,小规模经营的工厂叫“山寨厂”,其出产的产品就叫“山寨货”。山寨货的特点是:翻版、冒牌。从80年代开始,温州、河北等地就开始生产廉价实用的山寨货,如今从山寨手机到山寨春晚,全中国遍地是山寨。山寨虽属盗版,但如今更多人关注到山寨文化中草根、恶搞、反主流的一面。
交流载体的变化
谈话→QQ
截至2014年,QQ用户数为8.29亿,其中44.35%为95后。他们喜欢使用无厘头的网络语言,喜欢打字无标点,喜欢用emoji(颜文字)和表情贴纸。面谈太拘谨,我们Q上聊吧!
书信→E-mail
那个时候,我们相隔很远,一封手写书信,千山万水送到你手中,道尽相思和哀愁。E-mail的出现,让触摸得到的书信变成了虚拟的屏幕,在公事联络上,电子邮件更是方便的沟通媒介,看看有多少人用Gmail就知道了。
贺卡→短信
过节送贺卡已经out了。因为不仅要面临被扔的厄运,还要面对环保主义者的指责。所以最好的选择,还是拿起手机发送一条祝福短信。要知道,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的内容就是一句节日祝福语——圣诞快乐。
日记→博客
小时候的日记本,写的全是秘密和心声。博客兴起后,我们成了“博主”。与日记本藏着掖着的性质不同,我们更愿意在博客上与那些一辈子也可能不会认识的陌生人交流互动,感觉就像认识了全世界。
开会→微信群
所有的企业都开会,但不是所有的会都要放到会议室开。把那些“不紧急但有点重要”的问题放到微信群上供大伙讨论,三言两语完毕,既节省了时间,也缓解了某些上班族的开会焦虑症和发言恐惧症。
打游戏→iPad
每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游戏:70后打弹珠、丢沙包;80后玩玩具枪、红白机;90后玩网游、打DOTA……在苹果的iPad里,人人都玩切水果、愤怒的小鸟,少了面对面玩的闹腾劲儿,多了和全世界牛逼玩家连线切磋的机会。
交友→社交网络
一个社交媒体控的交友路线可能是:清早坐在床上刷微博看有没有人@自己;白天上班偷偷上豆瓣看有什么好玩的同城活动;下班路上看谁又发了新的朋友圈;晚上睡前摇一摇微信,暗号是:约吗?
相亲→世纪佳缘
对很多剩男剩女来说,父母或亲戚做红娘不太靠谱:他们介绍的相亲对象自己往往不感兴趣。更何况,太多的相亲成本不菲。随着网络相亲兴起,更多人喜欢上世纪佳缘等相亲网站,起码选择更多,还可以避免现实中的尴尬,关键是免费啊。
上课→网络公开课
耶鲁大学一门关于“死亡”的网络公开课曾在中国红极一时。除了耶鲁,你在网络公开课上还可以看到斯坦福、哈佛、MIT等常青藤名校教授的授课视频,这与要点名、要占座、要学分的传统课堂完全不同。
购物→淘宝
没有人不喜欢上街血拼的畅快感,中国人都跑到日本去抢购马桶盖了。但对于死宅购物狂来说,淘宝就是天下,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你问一个淘宝党在“双十一”干什么?回答只有三个字:买买买!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