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少人,专门飞去澳大利亚看考拉?
△(图/Port Stephens Koala Sanctuary)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75%的游客希望在澳大利亚看到考拉,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袋鼠——毕竟相比情绪不稳定、爱打架的拳击选手,乖乖趴在树上服用桉树叶的考拉,看起来更加亲和无害。
但如果你还有印象的话,这一呆萌的国宝级动物,正在经历一场灭绝危机——2019—2020年,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一场持续了数月的“黑色夏季”丛林大火,将1700万公顷的土地烧毁,近6万只考拉也因此丧生。
△2020年,周杰伦前往澳大利亚的一家医院探望受伤的考拉。(图/视频截图)
不久前,澳大利亚多地把考拉列为濒危物种,这也意味着,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它将面临在2050年灭绝的风险。
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复苏,不少人开始把“去看看考拉”提上日程。与之前不同的是,比起在网红动物园打卡拍照,人们又找到了关心考拉的新方式:
△考拉医院。(图/恺哥)
2023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海滨地区,如麦夸里港、史蒂芬斯港,几家“考拉医院”诞生——在这里,人们会花上1—2天的时间,深度体验考拉的救援和科普活动。
不少赴澳旅游的中产,都将这家医院设为了必打卡目的地。
全球首家考拉医院,
花50元养一只“成龙”
从悉尼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驱车两小时,便是新南威尔士州一望无际的史蒂芬斯港(Port Stephens)。如今,这个地方最新奇的景点并不是海滩,而是在丛林火灾后首次对外开放的考拉医院——
早上9点,我们驱车抵达了位于史蒂芬斯港的考拉保护区,这里一共分为3个区域:科普区、考拉医院和康复区。讲解员Ken准时出现在大堂,首先带我们穿过一条长约250米的蜿蜒小径。
△考拉保护区的地图。(图/Port Stephens Koala Sanctuary)
在一条以考拉为主题、由艺术雕塑组成的科普步道上,我们迅速建立起对它的基本认知。
考拉,这种每天都要睡上20小时、“挑食”到只吃桉树叶的动物自带萌点,且全是冷知识:
比如因为桉树叶有毒,成年考拉需要长出长达2米的盲肠,用来消化和分解食物中的毒素,但这个过程伴随有大量的能量消耗,所以考拉看上去总是行动迟缓,并不是“嗑嗨了”,而是在保存体力。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小考拉还不具备这种消化能力,所以从小要从妈妈的便便里汲取营养物质,一吃就是一两年起步,它是真正意义上被“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动物。
穿过250米的科普步道,眼前就是考拉医院了——Ken告诉我们,这里引进了全澳最先进的野生动物治疗设备,一共救治过653只考拉。
一只受伤的考拉会在这里待上30—54小时,人们可以透过一扇大型的观察窗,看兽医在诊区为它进行分类和评估、在手术室实施救治和护理,以及在重症监护病房监测它的术后状态。
实际上,考拉医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距离史蒂芬斯港一线之隔的麦夸里港同样有一家考拉医院,但人们对此知之甚少——直到澳大利亚的“黑色夏季”丛林大火让它冷不丁地成为全球网红:
2019年11月,麦夸里港的托尼·多尔蒂女士冲入一片火海中,脱下身上的卫衣救助了一只考拉,并一路小跑,将其送到距离事发地半小时车程的考拉医院——
丛林大火是考拉最大的生存威胁因素,医院的临床主任切恩(Cheyne Flanagan)分析,在大火中,考拉的求生本能是往高处爬以规避风险,但那里的火焰和热量都处于最强烈的状态,因此每场大火过后,都会有近百只伤势惨重的考拉被送来治疗。
这则视频在网上获得了100万次的播放量,也将考拉医院正在进行的工作摆到了公众面前。人们得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保护考拉的行动迫在眉睫,考拉医院也借此契机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图/Port Stephens Koala Sanctuary)
除了丛林大火,考拉在日常生活中还面临着其他的威胁因素:最常见的是车祸、野狗、衣原体疾病——目前在史蒂芬斯港的考拉医院接受治疗的伤者,基本都是这些病情,比如一只在冬天被车撞折了左肘、颧骨和下巴,名叫冬至(Solstice)的考拉,在医院进行了手术和激光治疗;而维罗妮卡(Veronica)则因为泪腺分泌有问题,在这里接受干眼症的治疗。
经过救治的考拉会在康复区生活一段时间,人们可以登上一个长约225米的高架观景平台,从“树冠”的视角看考拉是如何接受当地志愿者照料的。在伤势痊愈、完成攀爬练习后,它们将被放归大自然,回到栖息地生活。“这是我们和其他动物园不同的地方,最终会将它们放回野外。”
△考拉被悉心照料着。(图/恺哥)
在参观完考拉医院后,你甚至可以花50澳元收养一只“成龙”——2021年,一位叫Jackie的女士救下了一只雄性考拉,因为它在兽医检查时展现出了身姿矫健、动作灵活的天赋,人们便将它命名为“成龙”(Jackie Chan),并且悉心照料了它4个月。
这当然不是真的领养——只是在捐款后,你将收到一个电子版的收养证书,其中包含指定考拉的生平故事,之后每三个月还会收到它最新的照片和资讯,而所捐款项将用于治疗考拉、保护考拉栖息地等。
“成龙”现已康复,顺利回归自然,但它的兄弟姐妹仍亟待帮助。
△此成龙非彼成龙。(图/视频截图)
逐渐走红的考拉,
顺便带火整个家园
澳大利亚的国宝这么多,考拉却“从不过气”。它是澳大利亚的标志之一,也是当地原住民的文化图腾,在他们的创世故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koala”在原住民的部落语言中意味着不喝水(no water),这的确是一个恰如其分的描述。
△考拉在东张西望。(图/恺哥)
尽管人们如今将考拉捧在手心,但它的命运也一度跌宕起伏:
在19世纪初,第一次登陆澳大利亚的殖民者认为袋鼠、考拉和鸭嘴兽的长相过于怪异,将它们视作“二等动物”。由于考拉的皮毛平坦柔软、厚实温暖,针对它的捕杀行动一度猖獗——到了1924年,超过200万张考拉皮毛离开澳大利亚,用于制作地毯、手袋和大衣衬里。
正因如此,考拉早早就经历过一波人为的灭绝危机。直到19世纪末,人们从它的身上挖掘出文化象征意义和民族自豪感,以考拉形象为主角创作的儿童读物风靡一时,《悉尼先驱晨报》率先将其命名为“澳大利亚的国宠”——
△睡梦中的考拉。(图/Unsplash)
自此,“在澳大利亚和考拉合一张影”成为了每个游客的保留项目,各国总统对考拉爱不释手,还衍生出了“考拉外交”一说。
2006年,当时还没改名为长隆的中国广州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引进了考拉,也让更多中国人对它开始产生认知。
△2023年,《瑞克与莫蒂》编剧推出的动画片《考拉侠》,让毫无攻击性、蠢萌可爱的考拉形象再次深入人心。(图/动画截图)
而近年来,尤其是在经历过澳大利亚的“黑色夏季”丛林大火后,考拉的灭绝危机又再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在大火后,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政府也没闲着,很快制定了拯救考拉的三年战略,以及保护野生物种的百年计划——行动主要包括植树以恢复考拉栖息地,宣传减少车辆撞击和狗的攻击行为,在热浪高发地区设立野生动物饮水站为考拉提供人工水源等。
△考拉。(图/Unsplash)
不仅如此,新南威尔士州的居民也可以参与到保护考拉的行动中。2020年,Netflix深受欢迎的纪录片《伊兹的考拉世界》就拍摄了考拉志愿者的故事。而除了接受培训成为一名志愿者,人们还可以在当地的观测考拉(I spy koala)App上,参与记录考拉的最新行踪。
在新南威尔士州,不少考拉医院都面向公众开放——位于史蒂芬斯港的考拉保护区,游客可以花28澳元(约人民币130元)买一张门票,获得上文中的各种体验;而在麦夸里港的考拉医院,游客还可以进入考拉博物馆,在显微镜下观察考拉的便便。
事实证明,这些措施不但让考拉得到了重视,也让游客十分受用。澳大利亚考拉基金会的最新报告显示,如今考拉每年为当地旅游业创收32亿澳元,“吸金能力”堪比悉尼歌剧院。
△《伊兹的考拉世界》。(图/视频截图)
考拉医院的走红,背后也是在澳大利亚“生态旅游”热的兴起——
2021年,澳大利亚获得了《孤独星球》颁布的年度“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中的社区恢复奖,人们可以在旅途中直观地看到,这个国家在“黑色夏季”丛林大火之后,为推动当地社区的重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付出了巨大努力。
在这一点上,澳大利亚当地的旅游从业者可谓是深藏功与名,将旅游项目和生态保护融合得恰到好处——尤其是考拉医院所在的史蒂芬斯港,这个被誉为“蓝色海豚天堂”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生态旅游体系:
在考拉医院,人们可以在一旁的露营式帐篷中过夜,第二天清晨和考拉一起被“邻居”的笑声唤醒。邻居是大名鼎鼎的笑翠鸟,它魔性般的笑声将回荡在天空中,经久不息。
△(图/恺哥)
走出考拉保护区,便是长约27公里的托马里海岸步道。游客可以选择前往一旁的托马里国家公园徒步,邂逅笑翠鸟、袋鼠,感受自然生态的魅力;也可以沿着步道抵达南半球最大的沙丘——沃里米保护区(Worimi Conservation Lands),这里是《疯狂的麦克斯》的取景地之一,你可以参与四驱车滑沙,感受原住民的文化。
沙丘的另一边就是海。值得一提的是,史蒂芬斯港有全澳大利亚唯一可以和海豚同游的体验项目。
试想一下,早上和考拉一起醒来,然后去和海豚共游,说不定还可以偶遇一只袋鼠,虽身处异国他乡,你却拥有一份陶渊明式的“复得返自然” (escape and get back to nature)。
参考资料:
1. Koala : A Historical Biography
2. NSW Koala Strategy
编辑:道喵叽
校对:邹蔚昀
排版:邱邱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