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姆•比弗是童话《吹小号的天鹅》(E.B.怀特著)中的一个人物。萨姆11岁,已经是个鸟类爱好者和准观鸟者,在跟父亲到加拿大露营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对稀有的吹号天鹅和它们的窝,母天鹅正在孵蛋。他在日记中写道:
“在天底下,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一个有蛋的窝看起来更了不起了。一个蛋,因为里面有生命,它是最完美的东西。它又漂亮又神秘。一个蛋比一个网球或者一块肥皂要棒得多。一个网球始终就是一个网球。一块肥皂始终就是一块肥皂——直到它变得越来越小,小得没人要了,就把它扔掉。但是一个蛋有一天会成为一只活的动物。天鹅蛋会打开,从里面出来一只小天鹅。鸟窝几乎和蛋同样了不起而神秘。鸟怎么会知道怎样造窝呢?没有人教过它。”
萨姆帮母天鹅赶走了狐狸,得到了天鹅夫妇的信任,还亲眼看到了小天鹅出壳。四只刚出生的小天鹅用“哔”声跟他打招呼,第五只想叫叫不出,用嘴拉开了萨姆的鞋带。之后,萨姆成为这只名叫路易斯的哑巴天鹅最信赖的朋友,路易斯碰到什么问题,就会第一时间想到萨姆——虽然是童话里才会发生的情节,但萨姆的经历,是观鸟者的终极理想:和这些美丽的生灵彼此信任。
“即使全世界面临最大的危机,我们也可以在那里找到安闲。”
最初,对鸟类感兴趣的是博物学爱好者。荷兰人约翰•吉迪恩•洛顿在1752年至1757年派驻锡兰(今斯里兰卡)期间,搜集了很多动植物标本,并请一位据信名为彼得•迪贝维尔的荷兰艺术家画下来。1925年,这批动植物图像和少数手稿被荷兰书商以75英镑的价格卖给了英国自然史博物馆。洛顿的藏品中最多的就是鸟类图像,达98幅。其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幅,描述一只死掉的鹤嘴翠鸟倒在树桩上。这反映了当时博物学实践的真实状况:几乎所有动物都是被捕捉或杀害后,才拿来绘画。而收集鸟蛋和鸟类羽毛,是当时普遍的炫耀性行为。
18世纪中叶的英国乡村牧师吉尔伯特•怀特被认为是英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观鸟者。其著作《塞尔彭自然史》大部分篇幅写的是鸟,他走遍教区,像看望朋友一样去看鸟,关心它们过得怎么样,并将自己每次观察到的鸟种记录下来。看到一只鸟,欣赏它的美丽,而不是把它视为盘中餐,掂量它身上有几两肉、怎么烹制才好吃,是一种文明进步的表现,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态度的转变:从征服自然到懂得欣赏自然,并学会保护整个环境。
在《塞尔彭自然史》的推动下,英国上流阶层出现了到户外探索的风潮。观鸟活动正是起源于英国,1889年皇家鸟类保护协会(Royal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Birds, RSPB)成立,大大推进了英国人对于鸟类的热爱。英国广播公司博物学部的斯蒂芬•莫斯在《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一书中总结道:“在过去的两百年间,与看鸟有关的科学研究、美学欣赏以及五花八门的体育、社会活动,逐渐演变成由数百万人热衷的、更加结构化的一种运动,一种我们今天称之为‘观鸟’的休闲过程。”
目前,RSPB共有100万名会员,也就是说,每60个英国人中就有一个是观鸟者。通过观鸟发现破案线索的马普尔小姐是观鸟者,007系列小说的作者伊恩•弗莱明也是。007的名字,就是借用自《西印度群岛的鸟类》作者、鸟类学家詹姆士•邦德。英国政治家爱德华•格雷也是观鸟者,他说鸟类和大自然是“一个巨大的避难所”,“我们可以在那里寻求庇护,即使全世界面临最大的危机,我们也可以在那里找到安闲,它给我们带来乐观、自信和安全感”。这大概可以解释英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观鸟。
“只要你看,你就会看见;只要你听,你就能听见。”
根据对观鸟的痴迷程度,观鸟者分为“Bird watcher”和“Twitcher”。前者指一般观鸟者,脖子上挂副望远镜,腋下夹着本鸟类图鉴(《中国鸟类野生手册》之类),偶尔到林子里转转;“Twitcher”在国内的行话里又称“推车儿”,指观鸟成瘾的人。像《中国鸟类野生手册》描述的中国境内及周边有分布的1329种鸟,至少应该看过500种以上,才称得上推车儿。不过,这样的推车儿在国内不太多,毕竟,观鸟在大陆还是一项新兴的活动,只有十来年的历史。
像加拿大鸟类学家格伦•奇尔顿那样的,绝对称得上是重度上瘾者。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找到灭绝一百多年的拉布拉多鸭(一种海鸟)现存的所有印记,全部看一遍——包括55件标本和9个蛋。跑遍全世界30个城市,花了4年9个月18天时间,他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看完所有标本,还证明了那9个蛋都不是拉布拉多鸭的。
爱上鸟类,或者像观鸟者所说的“中毒”,各人有各人的因缘。格伦•奇尔顿对鸟类的痴迷源于童年时得到的Brooke Bond食品公司附赠的年度卡片。该公司1970年度卡片的主题是“北美濒危野生动物”,有大海雀、候鸽、卡罗来纳鹦鹉和拉布拉多鸭,说明文字由鸟类学家罗杰•托瑞•彼得森撰写:“它们注定要灭亡,这就是这些经历了百万年进化的生物的宿命。”这些小卡片给奇尔顿留下了深刻印象,长大后他从事鸟类研究,凭借雌麻雀对雄麻雀叫声的回应的研究,获得卡尔加里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鸟,中国有记录的鸟种达1371种,其中76种是中国独有的。观鸟不一定非得去远离城市喧嚣的郊野,城市里也可以观察到鸟类。著有《城市鸟人》的英国人戴维•林多曾和英国《观察家报》的记者驾车穿行在伦敦市中心,透过川流不息的车流声和车载收音机发出的乐曲声,他听到了知更鸟在鸣唱。Birding Beijing网站创建人、英国人特里•汤曾德(Terry Townshend)也说过,他在北京见过298种鸟,北京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完全看不到鸟。“只要你看,你就会看见;只要你听,你就能听见。”这是戴维•林多的心得。
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学五大观鸟准则
1.避免惊扰鸟和它们的栖息地,永远把鸟的利益放在首位;
2.做观鸟大使,树立良好观鸟爱好者形象;
3.了解并遵守观鸟目的地法律和规定;
4.记录观鸟所见;
5.如果发现稀有品种,先不要急于广而告之,应先考虑这样做是否可能破坏当地野生动物和居民的生存环境。在鸟类繁殖季节尤其应注意这一点。
鸟类绘画大师约翰•古尔德
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没有约翰•古尔德(John Gould),达尔文进化论的诞生也许要推迟很多年。
1837年1月,达尔文带着自己随小猎犬号航行带回来的哺乳动物和鸟类标本,到伦敦动物学会寻求鉴定。约翰•古尔德正是该学会的鸟类学家。古尔德对那些来自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小型鸟类很感兴趣,达尔文将它们假定为几种不同的代表性类别——鹪鹩、雀鸟、蜡嘴雀和乌鸫类,但古尔德经过确认后宣布,这些鸟尽管具有形状完全不同的鸟喙,但事实上全部都是雀鸟。达尔文要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意识到这些加拉帕戈斯雀鸟在演化论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它们是自然选择引发适应的完美范例。即使没有古尔德,达尔文最终也能推导出进化论,但古尔德的发现,无疑加速了这种推导过程。
除了为达尔文的《小猎犬号之旅的动物学》绘制动物图像,古尔德还有大量鸟类图像作品。他的代表作是《不列颠鸟类》和《澳大利亚鸟类》。古尔德不仅自己绘制鸟类图像,还自费出版画册。《大不列颠鸟类》就是他自掏腰包,花了12年才完成,印制了750套,收入367幅彩色石版画,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华丽的英国鸟书”。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