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19世纪50年代在匹兹堡当信使时,每周六下午都会去詹姆斯·安德森上校开设的免费图书馆还书、借书。上校将自家藏书400册的图书室向年轻人开放这一举动,对当时才十几岁的安德鲁·卡内基来说,好比“墙上的窗户打开了,知识之光倾泻进来”。他随身带着书,抓紧一切机会阅读。“每天工作的辛苦,甚至是值夜时的漫长煎熬,都因书籍而变得精彩。一想到星期六又可以借到新书,未来就变得光明起来。”多年后,他在《卡内基自传》中写道。
拥有财富后,安德鲁·卡内基为安德森上校树立了一座纪念碑,以此表示对这位恩人的深切感谢。“书囊括了世界上的所有财富,而这座宝库正好适时地向我打开了。”正是早年从免费图书馆获益的经历,促使他日后捐出6000万美元资产在美国各地建立了1689所公共图书馆,由此形成覆盖全美的公共图书馆体系。
而在图书馆无法覆盖的地方,比如边远地区、战时的军营,等等,就需要有流动图书馆。流动图书馆大多由大型货车或客车改造而成,也会因应地区环境采取不同的载体。像泰国就有包裹流动图书馆、摩托艇流动图书馆、篮子流动图书馆等。
在《卡内基自传》里,安德鲁·卡内基写到,他父亲和其他四个织布工把自己的少量图书集中起来,在丹佛姆林镇成立了镇上第一所流动图书馆。从创立起,这家流动图书馆迁址不下7次,第一次迁址最有趣:创办人把书放在围裙和煤桶里,从织布铺子迁到另一个地方。父亲是镇上第一所流动图书馆的创始人之一,安德鲁·卡内基则是镇上最后一所流动图书馆的创始人,他认为这是自己“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之一”。
安德鲁·卡内基说,图书馆的好处就在于,它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一切资源向所有人开放。即便在电子化阅读日渐普及的今天,人们还是要去图书馆,既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出于一种情怀。
(图 | National Archives Catalog & Library of Congress)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