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Hippopx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这本来是一个哲学问题,但当人们把这个问题变成大脑中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并伴随着焦虑、恐惧、仇恨以及无奈等情绪时,便成为一个心理官能症状。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王子在得知叔叔杀父亲篡王位娶母亲后,内心焦灼地思虑自己的未来:“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这些永远不会有答案的问题,出现在了《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莎翁在他的四大悲剧里,肆意地描写各种心灵分裂以及精神危机。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尔奈在《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中写道:“各个时代的诗人和哲学家都知道,平静的、心态平衡的人不会成为心理失衡的受害者,受害者只能是那些为内在冲突所撕裂的人。”
“内在冲突”是一个心理官能症患者最明显的病症,而大部分心理病症,都出现在了莎士比亚悲剧的主角身上。有人这样总结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心理根源:《哈姆雷特》,优柔寡断导致的悲剧;《奥赛罗》,嫉妒导致的悲剧;《李尔王》,刚愎自用导致的悲剧;《麦克白》,权力欲导致的悲剧。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莎士比亚是怎么把一个个国王、母后和王子、公主变成心理病学羔羊的。
用现代心理学的标准来说,哈姆雷特是一个典型的焦虑症患者。
是杀了叔叔报仇,还是忍气吞声过着屈辱的生活?一个焦虑症患者的显著特征是,脑袋里总有两个不同的观念在斗争。无论选择哪一个,另一个观念总会找到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让本来已经定下的选择,变得没有任何说服力。
我们从莎士比亚的台词中看到,哈姆雷特王子在两个观念的对决中无法自拔。王子想逃避,他说:“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但他又怕即使死了,在死亡的梦中仍然逃不过良心的谴责:“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踌躇顾虑、优柔寡断以及内心的怯懦使善良的哈姆雷特王子陷入严重的焦虑。如果当时有心理医生拿个焦虑自评量表(SAS)给哈姆雷特王子,让他坐下来把十多个问题都答完,算出来的分数肯定会爆表。
第一题: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忘性大。第四题:反复想些无意义的事,注意力不能集中。第六题:出现不可控制的对立思维、观念。这几题,王子必须打最高的五分——很严重。脑子里只有父王那穿着盔甲的灵魂,以及母亲改嫁叔叔的怨恨。特别是那句流传到2016年的“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正是“不可控制的对立思维”,是穿透力极强的执念。想象一下,当时很可能在王子的脑海里“绕梁三月,不知肉味”,连他心爱的姑娘奥菲利娅都顾不上了。
这时的王子,复仇的压力巨大,正如第九题说的:“不努力学习或工作会让你很有罪恶感。”还有第十题:“休息时仍然想着学习或工作,以及其他还没有解决的事情。”不过,第十一题“遇到排队或者塞车,你会感到极端沮丧”,活在莎士比亚时代的王子就遇不上了。
在巨大的焦虑下,哈姆雷特选择装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徐群晖指出,这一装疯行为,其实是王子逃避型人格的表现,他在《莎士比亚悲剧的审美现代性》一文中写道:“假如哈姆雷特具有大多数正常人的心态和思维方式,根本不必装疯。因为‘装疯’反而打草惊蛇,耽误报仇……事实上,装疯纯粹是他逃避现实的动机的合理化机制(一种为自己找借口以减轻焦虑的心理防御机制)。”
图片来自Hippopx
假如莎士比亚的主角们具有正常人的心理素质,悲剧就不会发生。
逃避导致了哈姆雷特的焦虑,焦虑也导致了哈姆雷特的逃避。面临抉择时,脑子总会出现另一个理由让他停下来。当罪恶的叔叔独自在神像前忏悔时,哈姆雷特本可一剑把他刺死。王子奇怪的脑子却冒出一个想念:此举会将仇敌送入天堂。因而错失最好的复仇机会,导致后来同归于尽的悲剧。
有人援引弗洛伊德“性欲决定一切”的理论,认为哈姆雷特王子因恋母情结而对叔叔起杀心。这样的推论,恐怕弗老师也没有做出来。至少,这个理论无法解释王子为什么不在神父前刺那一剑。对性欲决定论,我们不能太认真,认真就输了。
对于哈姆雷特的行为,最好的解释还是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神奇的心理障碍,在对立的思维中——to be or not to be,不管选择A还是B,最后都会后悔,正如焦虑自评量表第七题所说:“即使已经把事情做得很好了,仍觉得很不满意。”以及第八题:“在成功之后你会感到失落,而不是快乐。”也就是说,优柔寡断导致悲剧。
徐群晖认为,假如莎士比亚的主角们具有正常人的心理素质,悲剧就不会发生,“麦克白就不会在刺杀邓肯后整天为病态的负罪感所困扰而不能自拔,最终因精神崩溃而毁灭;奥赛罗就不会陷入猜疑的误区、妄想的泥坑;雅典的泰门就会正视现实,既不会对人性抱有过高的神经质幻想,也不会在理想破灭后,进入病态绝望,万念俱灰,‘讨厌这个虚伪的世界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
当心理阴影足够大时,主角们就会自杀。莎士比亚偏爱抑郁症,他可能是世界上让最多主角自杀的剧作家。法国社会学家乔治·米诺瓦在其《自杀的历史》中统计了莎士比亚作品中各种剧情和动机的52种自杀。他还把书的第五章命名为“To be or not to be”。他认为,自杀情节把莎士比亚的作品推上艺术巅峰。到这里,我们可以把问题改成:要死多少主角才能造就一个莎士比亚?
几乎每一部作品都会有一个自杀的情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裘力斯·凯撒》、《雅典的泰门》、《奥赛罗》、《麦克白》……莎士比亚要不要对20世纪不断攀升的自杀率负责?这是一个引起焦虑症的问题。幸好,莎士比亚对心理症状细致入微的描写,给很多医生提供了学习的案例。一项研究表明,重温莎士比亚的所有书籍有助心理医生更好地了解心理病人。
南开大学心理学教授李强说,心理学试图通过科学语言来描述人类的心理活动,有时很难恰如其分,往往不如文学家的一言半语。美国文学教授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里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莎士比亚对这一切都驾轻就熟,任何心理学家、思想家或修辞学家都无法与他相比。”所以布鲁姆说:“我倾向于莎士比亚式地解读弗洛伊德,而不是弗洛伊德式地解读莎士比亚或其他作者。”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