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宠剧见多了,“甜恐剧”你看过吗?
近日,由臧溪川执导,龚俊、乔欣主演的爱情悬疑剧《沉睡花园》以其独特的打开方式,跨越2022年新历和农历的新年,即将在春节期间迎来收官。这部剧以70分钟每集的创新周播模式,以及用浪漫和恐怖元素混搭的创新融合剧情,成为芒果季风剧场的跨年大剧。
中国视听大数据(CVB)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自开播以来,《沉睡花园》的收视成绩亮眼,各集均位列同时期地方卫视收视节目收视率第1;除此之外,《沉睡花园》在芒果TV的累积播放量已破16亿,收获了实打实的热度。
作为一部主打心理题材的爱情悬疑剧,《沉睡花园》也收获了不俗的口碑:
“全程没有快进,熬夜看完了4集,剧情紧凑、滤镜舒服、画面有质感,这部又甜又悬疑又治愈的剧,太让我上头了!”“一开始以为是部甜宠剧,看完后远超预期,不仅有悬疑部分,人物刻画、叙事逻辑、故事立意等各方面都不错,让观众有所感触和思考。”
以心理咨询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并不少见,探讨两性关系的电视剧也比比皆是,而《沉睡花园》却从中脱颖而出、站稳了脚跟,成为当之无愧的“开年第一甜恐剧”。它是如何巧妙融合爱情、悬疑、现实等元素,让整部剧做到不悬浮、接地气,从而引发观众共鸣的?通过这部剧,主创团队又想向观众传递怎样的价值观?
这一次,《新周刊》采访了《沉睡花园》的主创团队,与他们聊了聊剧集背后的创作故事。
01
“不悬浮、接地气”
他们把“严谨”打在公屏上
《沉睡花园》是一部以心理咨询为题材的电视剧,从人物设定上便可见端倪:
林深(龚俊饰)是一名擅长情感问题咨询、情绪压力咨询的资深心理咨询师、催眠治疗师,也是邵林心理咨询中心的合伙人、深江大学的客座教授;而肖潇(乔欣 饰)是一名非专业出身的自媒体情感博主,通过“学院派”和“野路子”的人物对照,为观众普及了常见的心理学知识。
《沉睡花园》一开场,便通过时下热门的恋爱综艺里常见的场景,为大家展示了常见的心理学误区——
作为一位大受欢迎的自媒体情感博主,肖潇作为特邀节目嘉宾,参加时下火热的恋爱综艺《恋爱的心跳》,并在节目中通过分析素人的微表情、小动作来猜测他们的心理活动:“在女生提出分手的时候,男生眼角处肌肉收缩、瞳孔缩小,这是不愿意接受的表现,说明双方还有很深的感情。”
剧中对当下恋爱综艺的映射和还原,可谓是将现实写进剧情。
而深江大学的客座教授林深,则站在专业心理学的角度,反驳了这一波貌似头头是道的分析:节目中素人一些下意识的默契行为,其实是长时间交往后的惯性反应,与内心的意识毫无关系;而微表情的分析,也是在人物处于“应激”状态下的大前提中才得以进行的,视频中的情侣在面对多个机位同时拍摄的前提下,做出的本就不是第一反应,不具备分析价值。
另一方面,林深是一名催眠治疗师,因此在剧中会出现大量的催眠场景。为了最大限度还原心理咨询过程中的真实催眠场景,主创团队在创作前期进行了大量采风和资料收集,接触了不少心理学权威专家,甚至去集体体验了一次动力源催眠,以确保作品的专业度和可信度。
制片人赵卓琳表示,主创团队在与心理学业内人士交流时发现,不少以催眠为题材的心理悬疑作品,只是将其作为一个背景设定,用于营造夸张的戏剧张力,实际上对催眠这一手法,是缺乏专业性呈现的——
在行业专家看来,主人公一出场便无所不能,三言两语将来访者推入催眠状态,进入到“我让你干吗你就干吗”的世界,这种剧情走向又被称为表演式催眠,更像是一部不真实的奇幻剧。正如剧中的林深所说:
“很多人认为催眠会让人失去知觉,实际上这是一个严重的认知误区,并非所有的催眠实践,都属于临床催眠的范畴,临床催眠的目标,是将催眠相关理论与技术用于改善心理和躯体困扰,以增益个人和团体表现。”
剧中讲述了很多我们平时意识不到的知识盲点。
导演臧溪川表示,催眠实际上是发生在头脑和潜意识层面的过程,因此如何用视听语言去更好地表现出整个催眠过程,对导演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项目筹备初期,对于涉及催眠内容的场景,要做到非常细致的分镜——比如催眠场景中经常会出现主人公的‘分身’,用来表达人物当下矛盾或撕裂的状态。”
“一旦涉及到这种催眠梦境里的虚实转换,就需要表演、摄影、服效道化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再落实到技术的衔接,如此才能在视觉上真正把这个幻觉建立起来。”
催眠中的一个坠楼幻境,涉及到白天与黑夜的转换,构思与构图非常巧妙。
在主创团队看来,主人公的选角也至关重要,几位演员都为角色提供了加成——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咨询师,并不是开了金手指、无所不能的“超级大师”,反而常常是一种带有暖意、和颜悦色的形象,这样才能让来访者放下心中的戒备,在充分信任咨询师的情况下进入催眠状态。
温暖、不咄咄逼人,才是心理咨询师真正的职业本色。
“首先,龚俊本人是一个非常温暖、非常接地气的大男孩,他的性格其实与心理咨询师这一角色有很多贴合之处;其次,他也是一个有灵性的演员,为了表演好角色也下了不少功夫,往往用一段气氛到位的眼神戏,就把整个人物给立住了。”制片人赵卓琳如是说。
而女主角乔欣的表演,则完全有别于其出道作品《欢乐颂》中的关关这一乖乖女形象。这一次乔欣演绎的“少女之友”小太阳肖潇,更接近其本人的性格,热情爽利,甚至偶尔跳脱,给了主创团队不少惊喜,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与好评。
乔欣本人在生活中也是小太阳般的存在。
因为是单元剧模式,除了贯穿全剧的男女主角,单元主角的演绎是否出彩也至关重要。联合导演齐俊盛是演员出身,他擅长从演员表演自身的维度去深刻分析各类单元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齐导也坦言,如何用外化的光影构图和色彩去表现剧中角色的催眠梦境,以及在传统叙事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是这次拍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除了展现专业的催眠手法,主创团队还通过《沉睡花园》中的“小花园课堂”,为观众阐释了变色龙效应、人格面具理论等不少心理学专业术语;在其中一个单元故事里,林深帮助单元男主霍浪做心理咨询,由于双方都带有非中立情绪的预设立场,这场心理咨询并不成功。
主创团队在故事结尾加上的一页说明,不仅让男主的形象更加丰满,也保证了心理咨询的专业性,获得心理学爱好者的认可:“《沉睡花园》,把‘严谨’打在了公屏上”。
网友观剧后表示,这张貌似“图片说明”式的空镜反而表达了男主真实的职业特质,说明男主跟正常人一样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是一种国产剧中难得的严谨。
02
“开年第一甜恐剧”
聚焦不低幼的两性关系
与大部分注重呈现暗黑、犯罪元素的心理题材作品不同,《沉睡花园》以“一个悬疑主线、六个单元故事”的叙事方式,聚焦了当下社会关切的情感问题——
主人公肖潇成为一名自媒体情感博主的契机,是在大学时主持的校广播站《女生心事》栏目:不少女生因为她的提议,在恋情中有所收获和成长。于是肖潇受到鼓舞,决定创建公众号“萧贝贝”,为大家提供一个倾诉情感问题的平台。
制片人赵卓琳表示:“作为一部‘甜恐剧’,《沉睡花园》的本质,其实并不是仅仅披着爱情的外衣、带点悬念色彩这么简单。剧集通过不少人们身边常见的案例,探讨了成年人的两性关系,一段感情中既会有‘甜蜜浪漫’的细节,也会有‘细思极恐’的裂痕。”
当然,通过对一些男女情感话题的呈现与剖析,我们更希望观众能从中获得思考,而非营造单一的对立——我们始终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关于爱情的沉睡花园,也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拿着钥匙将这扇门打开。”
PUA单元剧情堪比“谍战”,主角与单元人物斗智斗勇,映射心理学“煤气灯效应”,引人入胜。
第一集的“少女失踪案件”,便探讨了亲密关系中的控制欲:
少女漫画家颜洛在一家店维修电子设备时,遇上了热心男子王苏,两人很快坠入爱河。然而好景不长,王苏没多久便展现出了极强的控制欲:他不仅要求颜洛删除所有男性好友,还在她的手机里偷偷安装了定位程序,在颜洛提出分手后,更是不断短信轰炸、上门骚扰,甚至威胁要“同归于尽”。
这个事件中的不少细节,都让观众感到细思极恐,而主创团队最初的创作灵感,也来源于身边朋友的真实经历:“颜洛在家中发现了男友偷放的一支录音笔,这个剧情在我们的朋友身上发生过;有时候我们与女生约个饭,男生还会跟过来,自己坐在旁边点一桌菜,观察我们的一举一动。”
在寻找颜洛的过程中,从发现颜洛家中的蛛丝马迹,到为了寻找线索进入催眠状态,再到直面潜入颜洛家的前男友,整个案件的剧情充满了悬疑张力,林深与肖潇也将事件进行抽丝剥茧,分析两人情感关系背后的深层原因——
王苏在亲密关系中的不安全感、控制欲爆棚,在根本上来源于依恋问题,“对他人的不信任,实际是对自己的不信任”。
不安全感是当代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精神控制事件”中,主创团队再次与观众探讨了亲密关系中的精神控制(PUA)现象——难能可贵的是,面对PUA这个已经在互联网上经历过多轮讨论的话题,《沉睡花园》没有选择浅显地将这个现象一笔带过、再高呼几句谴责的口号,而是独辟蹊径,力求做出全新的角度:
“PUA的一大核心在于偷换概念,而这正是我们创作的一个难点——最常见的呈现手法,是让(案件中)这个男生提出女生就只能待在家里,但这是一个很牵强、容易反驳的概念,现在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这种论调。
“如果男生说的是一个明显不对的东西,又怎么会潜移默化到对方的意识当中呢?正好当时制片人偶然间看到一个MV里用到了童话故事小王子的元素来表达爱情,所以就反哺给到编剧团队,在创作时设计出了暗黑版小王子的梗,让大家看清PUA是如何自带迷惑性、让人陷入骗局的。”
“小王子”童话般的隐喻和PUA的剧情设计结合得“细思极恐”,引人深思。
在“精神控制事件”中,单元主人公霍浪不断使用《小王子》里面关于爱与责任的驯养理论来偷换概念,打压女友柴芊的自信和人格、限制她的一举一动;除此之外,霍浪在剧中查询“煤气灯效应”、加入PUA论坛小组、参加PUA课程的经历,也为观众呈现了PUA手法的常见套路。
而《沉睡花园》也通过肖潇的情感笔记,传递了对于两性关系的思考:“‘爱情’本该是美好、纯粹的一个词汇,但总有人试图把它变成精神控制的潘多拉魔盒,变成一场志在必得的捕猎。真正好的爱情应该是共同成长,而不是靠打压、贬低来维持关系,也不是靠把对方拉下高位,来和自己一起平庸。”
03
没有暗黑走向
他们传递治愈的力量
除了聚焦两性关系中的男女情感话题,《沉睡花园》也探讨了不少时下热议的社会话题,并试图用更具温度与深度的多元视角,延伸出事件之外的不同切面。
在“秘密恋爱事件”中,剧集以粉丝与偶像的关系为主线,讲述了当红歌手周然在与粉丝张珊珊私密恋爱后,被经纪人加以阻止,再否认这段恋情,导致张珊珊被其他粉丝网暴,最终通过心理咨询与自己和解的故事。
制片人赵卓琳表示,在剧中的心理咨询开始之前,设计林深与张珊珊提及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是对偶像和粉丝的关系进行了隐喻;音乐老师金大洲则表示,因为剧情涉及大量的催眠幻境和现实的转换,自己也针对不同的催眠场景做出对应调性的音乐,以呈现出人物心境的变化。
主创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并不只是想简单地重演一遍“明星塌房”事件,而是试图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
作为自媒体博主的肖潇,一开始差点听信周然与经纪人的片面之词,认为张珊珊是骚扰偶像的“私生饭”。尽管后来她迅速意识到要让对方出示证据佐证自己的观点,却来不及阻止事先编辑好的文章发布,导致张珊珊被全网人肉搜索、精神恍惚摔下了楼梯。
作为偶像,周然在成名路上慢慢迷失了自己,成为公司的傀儡,最终在肖潇的提醒下才意识到“不要人在台前,把心落在了暗处”;作为粉丝,张珊珊最终选择出国留学,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这也让不少观众开始思考自己与偶像之间的关系,剧中的不少台词,更是被视作金句:
“偶像就像是太阳,当你距离他很远的时候,可以感受到他带来的温暖,但当你离他很近的时候,你的眼睛却有可能被他刺眼的光灼伤。”“我们喜欢偶像,本质是喜欢他们身上所拥有的、自己渴望的某种魅力。偶像可以是我们的灯塔、航标,甚至是同行的伙伴,但是我们自己的人生,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来掌舵。”
另一方面,《沉睡花园》中的人物形象也并不是非黑即白,比起“恶人自有天收”的爽文暗黑走向,主创团队更关注看上去十恶不赦的那些人背后,他们所面临的、不被知晓的压力源。
导演臧溪川表示:“悬疑其实可以从两个层面探讨,我以往的作品更多作用于人物之间的情感冲突,而《沉睡花园》则更侧重于刻画每个人的内在冲突,这是它的独特之处。”
在“网络杠精事件”中,看上去为人温和的行政总助左妍,因为在微博开杠的时候忘了切换小号,被对方寄律师函到心理咨询所,同时又被相亲对象曝光怼人语录,引起了林深和肖潇的关注。林深运用“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对事件的抽丝剥茧,逐步了解到左妍在熟人面前隐藏攻击性的原因:
每天朝夕相处的同事,私下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两幅面孔,男主女一步步地对其心理抽丝剥茧。
左妍内心的压抑,源于母亲对她的强势管控——从小在单亲家庭中生活的左妍,每天要被迫喝一杯蔬菜汁、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网球课、睡妈妈买的中药枕头,一度导致同学嫌弃她“身上有股中药味”,一旦试图反抗,妈妈便会威胁说“以后再也不会管你,去跟你爸过吧”。甚至在左妍成年以后,妈妈还会粗暴干涉她的恋情,擅自删除左妍爱慕的男生的联系方式。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让她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只能在互联网上释放自己的情绪,从而成为一名“网络杠精”。
在林深的心理疏导下,左妍与自己实现了和解,她的母亲也意识到了双向沟通的重要性:“最亲密的人的语言暴力,会成为一个扎根的刺,更为隐秘伤人。母爱是无私的,却也是自私的,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不能用她来实现自己人生的遗憾。”
每个人都有那个属于自己的“隐秘的角落”。
如今,不少第一次选择心理咨询的人,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的心理状态——正如《沉睡花园》在片头将主角与动物进行叠化隐喻一样,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一面,也面临着不被知晓的压力源。
音乐老师金大洲也表示,在剧集播出后,一位观众说自己从片头主题曲中听出了命运的纠缠、无奈、悲伤、愤怒、痛苦、悲哀、急迫。“这首音乐中复合了多种情绪,处于不同心境的人,感受到的情绪是不一样的,这就像是催眠一样,不同的人在催眠中进入的场景都是不同的。”
而《沉睡花园》没有选择纯粹的暗黑走向,而是剖析并治愈人们背后的另一面,让观众最终感受到共情与温暖——主创团队也表示,《沉睡花园》的真正立意,是通过心理咨询的催眠手段为来访者展示自己的心结、呈现自己的问题,最终让来访者通过自己的力量觉醒,实现自我救赎。
正如林深对来访者所说的那样:“其实你拥有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力量,这些力量可以帮助你与自己告别与和解。”
在这个疫情还未完全退却的2022年春节,我们可以窝在家里,用完全不一样的方式打开这部温暖治愈的“甜恐剧”。
这部甜恐剧,我想一口气追完。
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