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刘瑞璞的说法,北欧设计师现代设计意识的一个基本准则是:正“节约”。“在他们看来,节约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保护传统和节省资源的关系,它们的最佳结合点就是成功设计的美学原则。”
没人不喜欢优渥奢侈的生活。但我们的地球却只有一个。在这个工业化产能过剩的时代中,享受够物质的人们终于从每况愈下的环境中,悟出这么一个道理:能过上节约出来的精致生活,才是最会生活的人。所以在亚洲,你能够看到日本人在午饭时揭开精致的自带便当;在北美,你能够看到美国人放弃浪漫的长途旅行,在自家草坪里悠然喝茶、跳舞,享受日光与月光浴,享受staycation(宅度假);而在西方,身处债务危机的希腊人学会了在节约中优雅地生活——聊天、喝咖啡、小规模的聚会,用最少的资源,产出最多的快乐。
一个人去吃饭,更尊重食物,也更尊重独处时光。
在衣食住行这四项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动中,饭局上的浪费几乎无法避免——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如果没有剩点菜出来,就相当于没吃饱。与此同时,同事间的饭局等同于领导抱怨大会,闺蜜间的饭局等同于恋情吐槽大会,兄弟间的饭局等同于社会问题揭露大会——有那么一些时候,吃完一顿饭,你不会记住食物到底有多美味,也不会感受到世界到底有多美丽。你被一大拨由声音和情绪制造的垃圾填满,只想找个地方好好清静一下。
随着人们对个人空间的越发重视,独自吃饭渐渐成了一种以节约制造精致的好潮流。在独居者占领大部分江山的阿姆斯特丹,荷兰女设计师Marina Van Goor在阿姆斯特丹北部设计并运营了一个名为Eenmaal(一时一人食)的“独食”餐厅——这里明亮、极简、宽敞,且只提供一人位。
在这个绿色极简的餐厅里,你能得到一套完整的高质量单人餐:从前菜到甜点的四道菜,其原料均为本地有机食材。事实证明,独食餐厅很受欢迎——Eenmaal在全世界都攒足了名气,尤其是在亚洲。“我想,这是因为亚洲人的私人空间总是非常有限,比如日本——它几乎可算得上是社交联系最为广泛的国家。”而根据客人的说法,在Eenmaal里吃饭,尝起来是有点不一样——最起码,在这里的餐桌上,你找不到剩菜。
将旧衣物放进回收箱,倡导可持续的生活哲学。
众所周知,快时尚是一项将浪费写在脑门上的产业。然而在今天,当你走进全球各地的H&M门店,都能看到一个白色的回收箱。这是H&M发起的一项名为“H&M Conscious”的活动,意在鼓励顾客将闲置的衣服送到店里。成色较新的旧衣将被送往二手衣市场,次一点的再造为桌布、抹布等,最差的一部分则通过环保手段分解,再造为新面料。
有数据显示,每一年都会有大量的纺织品被填埋处理,其中可重新利用的纺织品和衣物的比例高达95%。而生产同等数量的衣物,则要耗费大量资源,光生产1000克棉布就需要消耗2万多升水,仅仅可制成一件T恤或一条牛仔裤。
为自身“洗绿”(greenwashing)的快时尚品牌不只H&M。Uniqlo、Zara、GAP等品牌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环保项目。Levi's还曾回收过黑色食品托盘等塑料制品,制成聚酯纤维,再将聚酯纤维与传统的棉纱混在一起纺织,制成紧身牛仔裤、直筒牛仔裤和卡车司机夹克。
在“可持续时尚”的呼声下,消费者似乎也达到了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所提倡的“断舍离”状态:不囤积,善脱离,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过得简单而富足。
森林是地球最好的包装。
在消费者环保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由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生产出的纸包装,则以其“节约型生产”的方式,成为了环保宠儿。
利乐无菌包装中平均75%的原料是纸板,来自可再生的资源——森林,可以说甫一出生便被赋予了可再生的基因。为了让森林生生不息,他们在原材料采购上执行严格的标准,以确保所采用的纸板100%都来自那些管理良好、符合可持续管理原则的森林。
利乐的创始人鲁宾·劳辛博士曾说:“包装带来的节约应超过其成本。”作为全球领先的液态食品加工处理和包装解决方案的系统供应商,利乐包装的食品包括了我们生活必需的牛奶、果汁、饮料等众多液态食品。以“保护好品质”为品牌承诺的利乐,所欲保护的不仅仅是食物,还包括人文与未来。
在节约概念的指引下,利乐实现了“从资源回归资源”的环保理念,通过水力碎浆和铝塑分离技术,消费后的牛奶饮料纸包装能够变身为纸浆、塑料和铝粉,不仅提高了再生利用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物尽其用和资源节约的最大化,同时推动复合纸包装回收与再生利用的产业链高效运转起来。2014年,全球共计651000吨消费后牛奶饮料纸包装得以回收利用,相当于利乐全年交付包装的26%。
同时,利乐积极探索更加节能环保的加工解决方案,比如新型果汁巴氏灭菌工艺。在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这项技术可以将高酸果汁产品的二次巴氏杀菌温度从95℃降至 80℃。别小看这15℃的改变——它可以节省多达20%的能耗,为客户带来成本优势的同时,也减轻地球的能源负担。
利乐想要在让更多人享受到好产品的同时,尽量少浪费资源,并尽可能地将产品回归自然——而当生产不再带来浪费与破坏的时候,我们能够享受的视野与生活就会更加美好和丰富。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