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没去长沙旅游吗?
据说这是一座快乐的城市,一座来了就会撑爆肚皮、还能与明星偶遇的城市,但也许等你真正来到长沙,慕名来到五一广场以及黄兴路步行街等著名景点,才会发现,这是一座来了就像体验沉浸式刷短视频的城市。
请自动脑补神曲背景音。/图虫创意
走在街上,轰鸣的神曲、抢占视觉焦点的巨型霓虹灯广告牌以及街上不时侵略嗅觉的老长沙臭豆腐的味道,一刻不停地向每个人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活力。
而藏在这座城市热闹中的打卡逻辑,才是它真正的肌理。这是一座真正的为流量而亢奋的网红城市。
从“追星大本营马栏山”到坐高铁也要来喝的茶颜悦色;从排队超长的超级文和友到拍照打卡圣地坡子街派出所……长沙这座网红城市无不在用实力昭示着流量万岁。
只是,当本来只想来这里好好放松、吃顿美食的游客如你,被辣味和强嗨氛围反复刺激后,难免感到一阵力不从心的疲惫。
一个女孩拉着形似玲娜贝儿的人偶不停拍照。/狮子摄
长沙牌魔幻现实主义
据说,“北上广的失眠是真正的失眠,而长沙的失眠,则是想着下一场去哪里吃一顿”。
夜晚十二点,沿着黄兴中路,从培元桥往南一直走,穿过传说中的解放西路,走进五一广场,再继续往南走,一路上,一种新型沉浸式不夜城的魔幻形态便展现在你面前。
同样是网红景点,上海南京路克制,成都春熙路活泼,但走在霓虹灯争奇斗艳的黄兴路,你竟然一时间找不到语言来形容。
首先令你感到冲击的,是十字路口独当一面的“招牌山”,远远看去和重庆洪崖洞有点像。密集的广告牌,一个做得比一个更大,生怕游客们看不见。
在这些招牌面前,颜色显然已经不够用了。明黄、草绿、炸红、艳蓝等先前极少在招牌上被使用的高饱和跳色,突然间被争相使用。
站在五一广场前,你会有一种魔幻的感觉。/狮子摄
高饱和度的配色、笔画粗壮的字体、霓虹灯,再加上刺绣、图腾等国潮元素做成的广告招牌,构成了长沙网红景点的基本面。
如此“五颜六色”的招牌,并不遵循设计美学,显得土里土气,看似“不按套路出牌”的背后其实是品牌的用心良苦。
俗话说,“土到极致就是潮”,具有冲击力的门头,犹如一记视觉重锤,狠狠地砸向消费者,不仅有效提高顾客“捕获率”,还能提高出片打卡率。
在门头上下功夫,永远不会错。
2021年创立的“柠季手打柠檬茶”凭借一抹荧光绿在长沙大街小巷刮起“渣男绿旋风”。尽管全国各地不乏柠檬茶的身影,但它凭借门头“长沙制造”的霓虹灯招牌,实现了网红元素的叠加,招揽了不少人前来拍照打卡。
贴上“长沙制造”,普通柠檬茶就成了网红柠檬茶。/小红书
坡子街上,还有一种门店的捕获技巧堪称“土绝”。
从布满五彩霓虹灯的山洞门口进去,巨大的观音像和穿着制服敲鼓的爷爷,为游客们制造着上世纪90年代恐怖片的神秘氛围。走进去,洞墙壁上红色的祈福牌和王一博、TFboys的陈年海报违和地挂在一起。洞里不时传来灵动的流水叮咚声,是地上一条人造溪流……
把各种高流量符号叠加在一起,总有一个吸引你。/狮子摄
不少被吸引进来的行人,举着手机打开短视频软件对着拍,生成一条视频直接点击“发布”。
再走进去,你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么费劲打造的90年代恐怖电影的门面布景,里面卖的竟是义乌小商品。而方才挂在墙壁上的祈福牌,则成堆放在商品台上,任君挑选。
继续沿着黄兴中路往南走,炸眼的霓虹灯和喧闹的古风神曲逐渐远去,在一处围墙旁边,一群人扎堆围着一辆打着灯的三轮车。
走近看是一个算命摊。一位五六十岁的算命老人正在给两位女孩指点迷津。算命摊子吸引人的秘诀,是摊位上一只灵巧的鹦鹉。
时尚男女,日常迷信。/狮子摄
两位女孩将信将疑地看着算命老人一顿操作,最后,鹦鹉叼起纸牌,上面刚好写着女孩的生辰八字。
众人一顿叫好。
算命老人放在支架上的手机,正在直播着这一切。
长沙排队哲学
去长沙旅游,排队也是绕不开的体验。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不少人总结了长沙旅游攻略。实际上,这一切计划,最后会变成早上排队、中午排队、下午排队、一整天都在排队。
即便你提前做好攻略,抢在非饭点时间到达餐厅,一天花在排队的时间,大概也需要三四个小时。
当你从其他景点游玩回来饥肠辘辘准备大快朵颐,最崩溃的莫过于在热门商圈,随便走进一家店势必要排队。这时候,如果你很想取完号,去小吃摊找点东西垫垫肚子,可能会更绝望。
因为附近一条开满了臭豆腐和大香肠小吃摊的街道上,每家店铺动辄排了七八个人的队伍,而摊主们正慢悠悠地现炸。
长沙从来不缺乏排队的人。/图虫创意
不久前去长沙,朋友李狮子向我吐槽,她本来计划去长沙吃它个三天三夜,最后却落得饥一顿饱一顿。因为本就是度假,不想太紧绷,慢悠悠地导致每一顿饭都没时间排队,于是,一天只吃了一两顿饭。
据不完全统计,长沙本土网红品牌包括茶颜悦色、文和友、柠季、墨茉点心局、虎头渣打饼行、盛香亭、炊烟、三顿半、董顺桃等,毋庸置疑,这些网红店,都是排队的重灾区。
就拿长沙超级文和友来说,总共5层、占地近两万平米,每年吸引着超800万人次前来打卡,平均每天就有两万余人到访。
超市文和友排队盛况。/图虫创意
令人疑惑的是,不少长沙走出来的网红店,去到另一座陌生的城市打天下,依然会带来排队景观。
以广州文和友为例。其斥资1亿元在复古装潢上,显著特点就是拍照好看,游客刚进来,难免边吃边沉浸在拍照的快乐中,动辄一个场景拍5分钟以上。
但作为一个吃饭的地方,一二楼的桌子数量很少,再加上游客拍照时间长,有利地减缓了客群的流动性,导致排队时间更长。
另外,让文和友排队的秘诀,还在于其高效率的传播闭环——“KOL组团打卡-引发用户种草-顾客排队-上热门-社交媒体传播-吸引更多人排队”。
根据“半熟财经”报道,一位网红达人透露KOL付费打卡,一定要提到“排队王”,画面上一定要拍出人很多的样子。用排队制造排队,莫过于此。
去年,诞生于长沙的国潮点心虎头局渣打饼行也开到了广州,至今几个月时间过去了,排队盛况依然。
虎头局渣打饼行的复古国潮广告。
和大多数中式烘焙店一样,虎头渣打饼行采取前店后厂模式,小小的店铺里,挤满了约10个店员,每个人看起来在忙些什么,为什么就是要排队?
坚持现烤现卖,是类似网红点心店对长时间排队作出的解释。不仅现烤,烤完的点心还需要晾凉才能装起来。所以平均下来,每30分钟才能出十几份。那既然人多,为什么不多加几个炉子或者提前做一点呢?
最绝的是,当好不容易排到你,店员会用各种话术“拖延时间”,让你身后的队伍继续积累。
流量是命根子
没有一座城市,比长沙更懂得流量的重要性。
长沙进入互联网视野的节奏,几乎与短视频平台的腾飞同步。
在短视频流媒体时代,没有受过训练的素人,也能够随手拍出抓眼球的视频作品,进而帮助网红店实现快速的口碑裂变。在新的游戏规则下,网红品牌早已成长为“媒体公司+数据运营公司”。
重视线下视觉呈现、提高“成图率”、营造“打卡繁荣”,恐怕是长沙所有网红店、非网红店都谙熟的流量秘诀。
还有比长沙会搞网红营销的城市吗?没有。/图虫创意
以茶颜悦色、墨茉点心局为代表的国潮设计与以文和友为代表的怀旧市井设计,都是短视频流媒体上的传播利器。
在线下,通过夺眼球的门头以及打造“排队王”的标签,网红店甚至是景点,获得了更多线上曝光。线下的一切是为了线上,线上最终反哺线下。
也正因为如此,走在长沙街头,你会有一种诡异的不真实感。这种不真实感来源于线下的一切,均是为了在线上呈现而打造的。
进一步到具体的人身上,不管是游客还是本地人,似乎也默认了这一套逻辑,随时随地举起手机,在各大热门标志前拍下打卡视频,无论干什么,“手机先看”,真实的体验,几乎消失了。
纪录片《守护解放西》走红后,每逢节假日期间都有许多游客聚集在坡子街派出所外打卡,甚至在写有“解放西”巨大字幅的一面墙壁上录制一段比划特殊动作的视频。
坡子街派出所门口排队拍照的人。/东方网
这一看似行为艺术般的举动,在现实生活中显得荒诞。但直到打开社交软件搜索相关关键词,你就会发现这样的动作配上“解放西”三个字是流行的视频拍摄模板。
写了《消费社会》的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来到长沙,大概也猜不到自己的理论被如此极致地呈现出来了。在电视兴起的年代,他认为,我们看到的真实,是媒介所营造的、被操控的符码组成的“超真实”世界。
只不过,当一波波游客慕名而来,挤进闹哄哄的五一广场,为了买一盒全国各地都有的臭豆腐排队半小时才能吃上一口的时候,心里大概也有些空落落的。
眼下,长沙的火爆,成为各大城市羡慕的对象。但事实上,纵观昔日网红前辈们,成为网红打卡地也只是过渡性概念。
无论如何,幸福感不是有网红符号和流量就可以的。/图虫创意
一个城市的最终吸引力,不在于排队长度和人们讨论的网红话题,而在于关乎切实生活的交通、物价和教育等。况且,类似网红传播方式,可复制性极强,当整个城市弥漫在千篇一律的打卡氛围中,审美疲劳是必然的。
想起了网红城市鼻祖厦门,曾经也以遍地小清新霸占了图片社交时代的注意力。但不久后,厦门便以同质化网红店饱受诟病,昔日浪漫的鼓浪屿,也因为人流量过大、过于商业化成为人们的踩雷景点之一。
网红如长沙固然值得庆祝,可流量喧嚣终有平静下来的一天,想要长红,还得回到生活的本质。
参考资料
[1] 长沙VS上海,它们为什么都成了新消费品牌制造机?|红餐网
[2] 我在长沙,瞥见了网红餐厅的秘密 | 亿欧网
[3] “网红长沙,最怕说不……” | 餐企老板内参
[4] 从黄兴路到海信广场,深度解析“长沙网红餐饮工厂”的底层逻辑|餐企老板内参
[5] 为了让你排队,长沙的网红品牌们机关算尽|半熟财经
[6] 长沙是怎么成为“网红城市”的?| 全媒派
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