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课本里的《致橡树》忘得一干二净,一个字也想不起来。但隐约记得和爱情有关,再不济肯定说到了陪伴。
前些年误入一片橡树林,巨大的树冠,枝繁叶茂错综复杂,我更加无法理解用橡树来比喻爱情的说法,甚至一度以为爱情就是不断地介入对方,把一切都弄得面目全非。这样的爱情能走多远,我不知道。
直到一个秋天,又走进一片树林,看到落叶褪尽,才发现那些曾经纠缠在一起的树冠,原来并不相交。
再后来,就有了钻到树林里发呆的习惯,这才发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树冠羞避”现象,虽然后知后觉,但仍然为此激动不已。
所谓“树冠羞避”,用通俗的词汇表达就是大树有礼貌,在那些大多是同一树种的成熟树林里,你一抬头就会发现,虽然每一棵树枝枝丫丫迂回婉转,但在树冠的位置,彼此却都保留着一定的距离。
这究竟是怎么形成的?要我说就是摩擦。大树A和大树B,树冠迎风摆动,相交的位置因为摩擦就逐渐限制了生长,或者说自然修剪,这样的限制反倒让彼此摆脱了竞争和依赖关系,让彼此能平等地享受自由。
再进一步观察,会发现在树冠的位置,无论形状如何,“羞避”留下缝隙的宽度大抵是一致的,这大概就是在相处关系中“不会离你太远,也不会太近,但你靠向我的时候,我一定在”的那种互相补充的意义吧。
当然,用“树冠羞避”来比喻人际或爱情关系,多少有点矫情。但中国古典的道家学说永远认为,人一辈子需要学的东西,都能在自然界里找到答案,所以才有了“天人合一”的理论,才有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说法。
(网络图片)
如果说大树还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树干为何是圆的。从生物学的角度,方形的树干在自然界是无法生存的,因为棱角会被动物啃食、受风面要承担更大的阻力,恐怕唯有伐木工人能够从中获得便利——方便码放木材。
圆形可以避免这些问题,而且还能获得更多、更稳定的光照,
你要说这是做人要圆滑的理论依据,这也不无道理,但“圆滑”是受伤后的规避,是收起触角与自己相处的孤独。
所以在树林里,“树冠羞避”映射的,应该是人与人相处的一种顶级方式吧。
一切的秘密都在树冠中间的那道缝隙里,那是摩擦的结果,但这个摩擦究竟是什么?我想了很久,后来大概懂了,却发现这个答案更适合埋在心里,收藏起来。
就像那道缝隙,说了,就越界了,就破了。
我想大树是渴望被交织的,否则不会彼此守护。
只是,不知道大树是不是还记得,上一次的拥抱是谁给的,在什么时候……
评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