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种植蔬菜
预言时间:1900年
预言者:约翰·艾菲莱斯·沃特金斯
出处:1900年12月,美国土木工程师约翰·艾菲莱斯·沃特金斯在《女士之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未来100年会发生什么变化?》的文章。在文中,沃特金斯对人类生存环境变迁做了一系列预言,其中一项是:“蔬菜将沐浴在替代阳光的强大电光源下,以加速其成长。置于土壤中的电流将让宝贵的植物生长得更大,更快,并会杀死讨厌的杂草。彩色光射线会加速许多植物生长。经电处理过的菜园种子将使其萌芽和发育异乎寻常地提前。”
现状:随着温室栽培的出现,沃特金斯这项“电力种植蔬菜”预言在几十年后变得非常普及,1953年,在英国电气发展协会出版的《电力在花园的应用》中,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电预热框架,温床和玻璃罩及电加热温室。
除此之外,沃特金斯那些或多或少被实现的预言还包括:廉价汽车——“汽车将比今天的马便宜……未来还将拥有机动灵车、机动公安巡逻艇、机动救护车、机动清路机。未来用于劳作的马匹将跟现在用于劳作的公牛一样稀少”;特快火车——“火车的速度将达到每分钟2英里,特快列车的速度将达到每小时150英里……火车不再因为要加水而需中途停车”;无线电话通信——“无线电话和电报线路将跨越世界,一个身在大西洋中间的丈夫将能够与他坐在芝加哥自己房间的妻子交谈。我们将能够向中国打电话,就如我们现在从纽约打给布鲁克林一样容易”;空调和中央供暖——“未来将拥有一个可调节冷热空气的开关。人们打开这个开关,就可调节住宅的温度,这跟我们现在通过打开冷或热水龙头,调节洗澡水温一样。中心设备为城市住宅提供这种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方式,跟我们现在利用燃气或电流给住宅供暖的方式一样。一大早起来点炉火将成为过去的事情。住宅不再有烟囱,因为住宅墙体里不再有烟产生”
时空漩涡
预言时间:1915年
预言者:爱因斯坦
出处:1915年,爱因斯坦假设了一个名为广义相对论的重力理论,也就是后来著名的“相对论”。在“相对论”中,爱因斯坦第一次预言了“时空漩涡”的存在:空间与时间是交织在一起的,形成一种被称为“时空”的四维结构,地球的质量会在这种结构上产生“凹陷”,就像一个十分重的人坐在蹦床中间的效果。
现状:从1963年开始,美国宇航局正式启动了一项名为“引力探测卫星B计划”(“GP-B”计划)的研究开发工作,研究人员将一个陀螺仪送上地球轨道,观察它的旋转轴线,企图以此来证明爱因斯坦的预言。“引力探测卫星B计划”在研制过程中开发了13项新技术,进行时间长达47年——这使其成为美国宇航局历史上研发持续时间最长的科学项目。
2011年5月6日,美国宇航局召开发布会宣布:从“引力探测卫星B计划”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爱因斯坦的预言得到了证实。“引力探测卫星B计划”的首席科学家、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弗朗西斯·艾福瑞特(Francis Everitt)说:“正如广义相对论预言的那样,地球附近确实存在时空漩涡。”
“空中飞人”的生活
预言时间:1911年
预言者:托马斯·爱迪生
出处:1911年6月,64岁的托马斯·爱迪生接受《迈阿密都市报》的专访,对100年后的“未来”做出了一系预言。其中一项是:“100年后火车将会用电作为动力,并且速度飞快。而对于旅行家来说,这还不算什么。人们将乘坐巨大的飞行器,以每小时200英里的速度跨越地球大好河山。到时候人们可以过着在伦敦吃早餐,在巴黎谈生意,然后又飞回伦敦吃午餐”类似空中飞人的生活。
现状:1919年,一架名为“歌利亚”的商业性飞机首次完成了巴黎与伦敦间的往返飞行,这架飞机于12:20分从英国起飞,3小时30分钟以后到达法国凡尔赛。1950年7月29日,英国首次使用涡轮螺旋桨喷气发动机的民航飞机“子爵”号,从伦敦飞到巴黎仅用了57分钟。1964年10月1日,东京与新大阪之间的东海道新干线正式通车运营,世界第一条载客营运的高速铁路出现,1996年,新干线创下了每小时443公里的最高纪录。从“空中飞人”到“铁道飞人”,爱迪生预言中“速度飞快”的旅行生活,在今天确实算不上什么了。
不过,在爱迪生的百年预言中也有一些尚未实现的“未来”,比如:书本将由镍制成——“2英寸(约5厘米)厚的镍书可以包含传统纸张4万页的内容,相当于100册纸书”;科技将战胜贫困——“只有在手工世界才会出现贫困。现在人类已经开始使用他们的大脑,贫困人口将会逐渐减少”;钢铁家具将彻底取代木制家具——“下一代的孩子们将坐在钢制高脚椅子上,在钢制餐桌上吃饭。他们将不再明白什么是木制家具。这是因为合金比木材更轻、更便宜,而且可以用来完全仿造桃花心木或其他木材”;黄金贬值——“在未来黄金变得不再稀有,人们会见到纯金的汽车、轮船甚至是家具”。
全球变暖
预言时间:1896年
预言者:斯文特·阿列纽斯
出处:“k = Ae-Ea/RT”就是预言了温室效应的公式,由瑞典科学家斯文特·阿列纽斯在1896年提出。它描述了化学反应速率(k)与温度(T)和反应活化能Ea之间的关系,将人类活动与气温升高联系在一起,人类使用的石化燃料,导致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从而,使地球表面气温升高。阿列纽斯预言:人类需要三千年的时间来燃烧矿物燃料,才能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翻番。
现状:历史的发展已经大大超出了19世纪科学家的预期,仅在1950年至1970年之间,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已经增长了近两倍。由此带来的问题也足够让人类焦头烂额:气候反常、海平面上升、致命病毒威胁等。
生活在寒冷北欧的阿列纽斯对于温室效应本来有着良好的期许:如果气温上升,就能暖和一点了;植物将拥有更充足的生长期。但是温室效应有可能带来可怕的未来。南极半岛的北部在过去50年内增温了2℃,曾经终年不化的南极半岛冰盖面积在减少。到2020年中国的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100年甚至会升高3.9℃—6.0℃。人们需要在建设海岸防护堤坝,防止海水入侵等方面做相当多的工作。否则,像中国的上海、广州等城市都将沉没,而马尔代夫更将彻底消失。农学家也展开一系列科研工作,试图逐步改变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以适应变化的气候。总之,暖和的地球不像阿列纽斯想象得那么美好。
人工控制天气
预言时间:1898年
预言者:尼古拉·特拉斯
出处:1898年,天才而极富争议的科学家尼古拉·特拉斯声称要向空中发射电波,与闪电实现对接,从而改变天气。他的这一说法像其他怪力乱神的学说一样被人们逐渐遗忘。
现状:1946年,RCA(美国无线电公司)主席大卫·萨诺夫提出“世界天气总署”的设想,通过预报、控制全球气候来实现二战之后的经济复苏。但是受到广泛质疑:气候控制很可能成为某些利益集团谋利的手段,比如,防晒霜的制造商一定会让整个地球都充满阳光。
在同一年,美国科学家欧文·朗缪尔第一次将207公斤干冰撒入云层,开启了人工降雨的时代。从此,在理论上,只要我们需要,雨可以从天而降或者瞬间消失。1981年,英国查尔斯王子大婚当天伦敦市民见识了一次“晴雨行动”,伦敦的气象专家在一场倾盆大雨后,迅速使雨停止,天空立即出现巨型彩虹,为世纪婚礼锦上添花。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中国气象专家对于北京云雨的控制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段位。但是,人工降雨方法需要向大气散播碘化银等微粒,容易造成对环境的破坏。2011年,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希望通过一种叫做激光辅助冷凝水的技术来实现人工降雨,这次努力并未形成人们期望中的降雨,但是据说科学家仍对此保持乐观。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