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北京东单菜市场。东单菜市场始建于1902年,是“京城四大”菜市场中资格最老的。(图/FOTOE)
“茶食胡同东口外往南至东柳树井,北段是瓜市,南段是蒜市。清代中期至民国年间,这里成为郊区农民摆摊做买卖的集市,北段设摊卖瓜,南段卖蒜。”《老北京商业与老字号》(曲小月编著)一书中记载了百年前京城人买菜的去处之一。
20世纪中后期,茶食胡同的“北瓜南蒜”景象逐渐消失,它附近的崇文门菜市场则迎来三十多年的热闹,并在北京人的生活记忆中留下特殊的痕迹。
曾位列“京城四大菜市场”之一的崇文门菜市场正式开业于1976年3月1日。
根据规划,最初的崇文门菜市场承担附近2200户居民的凭证副食供应,为了更高效地提供服务,它的设计在当时相当有创意:32米长的进深,却只分列了4个柜台,这样一来,运送蔬菜的卡车可以直接开进菜场,直接卸菜到柜台上。
1975年,崇文门菜市场破土动工时的门牌号极其响亮——“崇文门外大街1号”,当时北京建筑设计院拿出的设计方案也相当大气——挑高十几米的无支架大穹顶外加面向东方的一面玻璃墙,以至于周边居民还以为这里将出现的是一个体育馆或者剧院。
等到菜市场正式投入使用,人们也自然感受到了特别设计带来的好处:开阔通风,一般市场里弥漫的鱼肉腥味以及烂叶臭味都大大减少,哪怕市场内外排队的人再多,都不至于要捂鼻忍受。
1978年,崇文门菜市场内还办起了哺乳室,抽调专人照顾幼儿,以解决职工困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崇文门菜市场一度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
2002年,崇文门菜市场与物美超市联手,更名为崇文门菜市场物美综合超市有限公司。2010年5月16日,崇文门菜市场因搬迁闭店,同年6月1日在广渠门重新营业。后来崇文门菜市场店面逐渐扩张到通州、亦庄、朝阳门、宣武、天坛等地。
曾经的超大型食材供应中心分散到了更多的居民聚居区,大柜台也变成了中小超市化的“标准化”卖菜。
“崇文门”之外,东单、西单、朝内菜市场这三座同样位列“京城四大”的菜市场也见证着北京城的发展脉络。
始建于1902年的东单菜市场资格最老,最初名为“东菜市”,主要消费群体是住在周围的王公贵族、官僚政客和外国使馆人员。
当时的东菜市在建筑上并没有太多说头,只不过是一个布面小棚,但由于小贩们经营的商品丰富,供应京郊自产的鸡鸭鱼肉、干鲜果品、蔬菜和土特产品等,加上官方治理有效,遂成为北京城第一个有固定经营场所的专业菜市场。
其场内设有高立柱,摊位、柜台布置灵活,采光好,全天营业,成了京城内排得上号的“高档购物中心”。
1917年,法国商人看到东菜市有利可图,便插手了这里的集市管理,设英文名称“East Market”(东市场)。
东市场受欢迎的原因还在于,这里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商品。
如抗战胜利后,美国军大衣、饭盒、炼乳罐头、牛奶等被美国兵用来换零花钱的军用物资成了市场上的稀罕货,给市场带来了活力,也给人们当时贫乏的生活带来了调剂。
到上世纪50年代,东菜市经公私合营,变为国营菜市场,并正式定名为东单菜市场,经营品种也进一步丰富,在蔬菜、鱼肉、禽蛋、副食等传统品种基础上增添到好几十个品种。
1997年,为了建东方新天地,整条东单二条胡同被拆除,老东单菜市场就此消失。西单菜市场的命运也差不多,如今时髦的西单大悦城正是在其旧址上兴建的。
招商证券发布的生鲜市场研报指出,早期的菜市场原本就是在居民区附近自发聚集形成的摊位集中地,因此,菜市场的地理位置大多位于核心地段,交通便利,客源丰富。这使得它们得以频繁见证城市发展、变迁的最重要时刻,甚至自身就孕育着变迁。
以“南半球最大的露天市场”——位于墨尔本市中心的维多利亚女王市场(下简称“女王市场”)为例,几年前,来自当地设计学校的国际学生在市场内举办了一场主题为“A Stitch in Time, A Place of Mine”(时光中的一针一线,属于我的一个地方)的时装秀,给这座百年市场带来了年轻与时尚。
1878年3月20日正式开市的女王市场,如今每年访客超千万。由于周围环绕着众多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建筑物,女王市场也成为世界上唯一受到国家保护的菜市场,不得拆除。
“以前,我最喜欢去的是西苑菜市场,不过现在已经拆了,那时很多人都会坐很久的公交车到这里买菜。”学者吴强曾探讨菜市场相关话题,在他眼中,菜市场作为一个城市景观,折射着这座城市的形态,展现着市民的生活面貌。
“菜市场其实也是一个公众交流的空间,社交在这里随性而真实。面对一座城市,一座你在其中流汗、流泪的城市,你会想体会它的温度和脾性。”
本文选自:《新周刊》第555期“人人都爱菜市场”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