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美甲时,每当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手,栗子总感觉特别别扭,“手指显得短粗,指甲也不够亮,灰秃秃的”。这么多年,栗子手上的美甲几乎没停过,她见不得自己的指甲空着,很少以一双素手示人。
“我已经做习惯了,突然停下来,看自己的手,就觉得特别难看。可能我的审美已经发生变化了,总觉得指甲上不涂点颜色,不弄得厚一点、长一点,就特别没有安全感。”栗子说。
在古代,长长的指甲是尊贵身份的象征。电视剧《甄嬛传》中,玉娆为了帮甄嬛解闷儿,提出用凤仙花给指甲染颜色——“这凤仙花是花房培育出来的新种,叫醉胭脂,染在指甲上可好看了,难得他们春日里就培育出来,姐姐用着多好啊。”
实际上,早在唐朝时期,便已流行染甲风尚。除了染甲,女人们还会戴上由金银制成、配以繁复花纹的护指,以保护修长的指甲,增添美丽的同时,尽显养尊处优的地位。《诗经·卫风·硕人》中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手部描写排在第一位,足可见手在审美中的重要地位。
人们常说,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一副修长、亮丽又充满创意的指甲,确实能为人增色不少。试问后宫戏中,哪个贵人不蓄着长长的指甲,翘着尖尖的护指?
你要问戴上这玩意儿咋干活啊?答案很简单——人家压根不需要干活。
放眼望去,如今走在大街上闪着bling-bling美甲的女人们,基本都十指不沾阳春水,很少做家务。不过,这种说法并不绝对。栗子就经常干活,美甲之外,她还跟朋友合开了一家轻食店,经常要洗菜、切菜。
不过,对栗子而言,就算顶着长长的甲片干活也无妨。她说:“习惯了怎么都好,之前还有人问我洗头、上厕所会不会麻烦,其实只要是自己能接受的长度,就不会受太大影响。人要是真想美甲,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为中国拿下首金的00后女孩杨倩,高举奖杯时,手上的珍珠美甲格外吸睛,网友评价她,“做最萌的美甲,打最稳的枪”。杨倩曾在采访中提到:“这款珍珠美甲一眼就看中了,特别仙!”通过杨倩的微博亦能发现,她在日常生活中酷爱美甲,最喜欢的是卡通和少女风。
随着Z世代大军步入社会,这个追求个性化消费和“颜值主义”的消费群体,越发成为美甲市场的消费主力军。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2027年中国美甲行业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21年市场规模为1854.8亿元,同比增长25.3%,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662.5亿元,同比增长5.5%。
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加入美甲大军,有的为了满足好奇心,短暂尝试后便放弃;有的则在进行数次美甲后,越发习惯美甲的存在,逐渐“成瘾”。
男性也会美甲,
难的是克服心理负担
栗子是一名美甲师,在她的众多顾客当中,不乏和她有着一样想法的人,一旦习惯美甲的存在,再卸掉长长的甲片,裸露出指甲原来的颜色和长度,就觉得特别不适应。“有的客户甚至会产生一种不自信的感觉,觉得自己的手突然变得格外粗短,非常难看。”
在专业做美甲之前,栗子就已对美甲产生兴趣,她曾花费数万元,去专业培训学校学习美甲。很多人在网上看完一两条美甲教学视频,买上一个美甲光疗机,就开始上手做美甲了,因做出来的效果似乎看起来也挺不错,之后便认为,美甲是一项非常容易上手操作的技能。
实际上,稍微专业一点的美甲店,美甲师在上岗之前都要经历至少三个月的培训和学习,之后还要不断学习新花样。一个花样繁复的美甲造型做下来,至少花费四小时,甚至更久。
如果说之前做美甲是因为喜欢,那么在从事美甲工作之后,定期更换美甲造型便成为栗子的职业素养。她会在抖音上搜索近期的流行趋势,之后就如同练就左右互搏术一般,自己给自己做美甲,只有遇到难度特别大的,才会求助其他美甲师。“我就是干这行的,不做漂亮的美甲怎么行呢?”栗子说。
李杰是一家美甲店的老板,他的美甲店于今年3月正式开业,短短数月,便已累积上百名储值会员,为此他专门建了一个美甲群。大家在群里聊美甲款式、聊彼此生活,甚至会定期线下聚会,慢慢成为朋友。
据李杰观察,进店消费的大都是追求时尚的年轻女孩,美甲周期在20天左右,等指甲长了,抑或看腻了,她们就会拿着网上找来的美甲图片,做新的美甲,“这部分人黏性极高,消费周期也非常稳定”。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中年女性进店消费。这类消费者很少往指甲上贴长长的甲片、特别耀眼的闪钻,她们大都选择纯色美甲,最多也就做个跳色。
当然了,还有部分男性进店做美甲。他们有的是在陪女性朋友做美甲的过程中,对美甲产生好奇,于是大胆上前一起做美甲;有的则直接过来,点名要做某种类型的美甲。
美甲师朵朵就曾服务过这样一名男性顾客。据朵朵回忆,那名男顾客给人一种非常“硬汉”的感觉,身形壮硕,体毛旺盛,感觉经常健身。美甲过程中,男顾客一直和她聊天,十分开朗,“他可能单纯觉得美甲好玩,觉得新鲜,于是过来做个美甲”。
实际上,男性美甲并不少见。贝克汉姆就曾坦言,自己每周都会花费几百英镑去做手部护理,跟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会面时,贝克汉姆甚至特地涂上透明指甲油以表重视,更不用说日本那些视觉系摇滚歌手和嘻哈圈的说唱人士了。西海岸饶舌教父Snoop Dogg,就曾多次展示自己优雅的法式美甲。
前段时间,导演辛爽在接受采访时也曾提到,剧组拍摄压力太大时,他就挖掘了新的爱好——美甲,理由是做美甲时两只手动不了,能让他从纷繁嘈杂的事务中松口气。
李杰在美甲店开业之初,也曾尝试过一次美甲,他选择了黑色,之后,他拿着传单在附近路口派发。有过多年销售经验的李杰,对这种线下地推本应驾轻就熟,结果那天却浑身不自在,手一直往后缩,直至完全蜷起来,“我毕竟是个传统又保守的80后啊,总觉得心里不得劲,给我难受坏了”。
李杰的朋友看到他发传单的别扭模样,忍不住调侃:“你怎么跟叮当猫似的,握着个拳头发传单,能不能自信点?”
一坐下来美甲,
就总想聊点什么
网络上有一则搞笑视频:美女间谍被俘虏后,面对刑讯逼供,无论如何都不肯招,对面的长官阴狠一笑,对身边人讲,“只好上大招了”。
之后,一个满脸横肉的壮硕女人,拎着一大箱工具走了进来,气场强大到女间谍脸上都闪过一丝阴霾。结果,等女人打开工具箱,里面却是种类齐全的美甲工具。镜头一转,做上美甲的女间谍,正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经历。
当然了,这只是夸张的搞笑视频。不过,在现实生活中,美甲确实令人放松。
追求个性化消费和“颜值主义”的消费群体,越发成为美甲市场的消费主力军。(图/视觉中国)
这种放松,要么是完全放空,要么是盯着自己的一双手,陷入神游状态。这种感觉跟看修脚、切香皂视频,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一种放松类型,就是跟坐在对面的美甲师聊天。或许因为对方跟自己的生活无甚交集,所以更容易倾吐心事,用李杰的话来讲,“做一次美甲的过程,不亚于做一次心理疏解”。
还有一类人,在美甲过程中,能深深体会到身体部位被精心对待的感觉,这种感觉也不亚于一次心灵疗愈。韩国作家金爱烂曾在小说《角质层》中描摹这样的心理——“有人长时间耐心地摆弄我、装饰我、爱惜我,我感觉自己似乎变小了许多,好像蜷缩起来,睡在这个安乐的世界里。全部过程结束的时候,我张开海星一样的手,忍不住在心里欢呼:‘啊!指甲变得像糖果了!’”
如今的美甲店,倘若开在大型商场里,收费动辄六七百元,花样稍微繁复些,更要花费数千元。李杰的美甲店开在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社区附近,地段不错,但收费要便宜很多,因此吸引来不少注重性比价的顾客。有个姐姐,每次过来做美甲,都会给店内员工带奶茶或别的饮料,她甚至用充满关切的眼神问李杰:“咱们店这个价位,能赚钱吗?我每次来店里做美甲,总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除了这些“天使”客人,李杰也曾遇到不少过于拿自己当“上帝”的。他曾遇到一个连换三种颜色的顾客,每次颜色都是自己挑的,可每次等指甲做好,又觉得哪哪都不满意。朵朵说:“挑剔的顾客大概占到1/10,有的可能是选择恐惧症,还有的可能正赶上情绪欠佳,找地方发泄情绪。这一行毕竟是服务行业,什么人都能遇上,慢慢也就习惯了。”
你那个指甲,
是不是该重新做啦?
早在英国读书时,小夏就开始和朋友互相做美甲了。彼时,小夏楼下就有一家美甲店,店内有很多越南美甲师,不过收费太高了,还都是一些非常夸张的美甲款式,很像欧美女rapper MV中出现的类型。小夏有点接受不来,于是和朋友买来美甲工具,帮彼此做美甲。
“我美甲没有固定时间,想起来就做一次,不过我手上确实很少空着,做得挺频繁的。因为我经常跟朋友聚在家里吃火锅,吃完,就端出美甲的家伙什,开始美甲了。不知道为什么,在美甲店里我总会生出一种羞耻感,莫名觉得惊慌,可能我不习惯被别人伺候吧,但朋友之间做美甲就不会有这种顾虑。”小夏说。
小夏从事文字工作,连续写稿敲字时,长长的甲片跳跃在眼前,还会和键盘碰撞出极富节奏感的声音,养眼又悦耳,可敲久了难免感觉疼。因此,小夏会不时端详自己的指甲,看指甲有没有变薄变脆、甲面是否光滑平整,倘若发现指甲受损了,她就会停下来,养一养指甲。
小夏的母亲在医院工作,医院里大部分岗位都是不允许做美甲的,所以妈妈从未做过美甲。不过,看到热衷做美甲的女儿,妈妈也从不多说什么,反倒是奶奶,每次见到小夏都会念叨几句:“孩子,你的指甲怎么这么长啊?”
小夏也曾尝试给自己做美甲,可手总是颤颤巍巍、抖个不停,最终涂得乱七八糟,好在她的朋友大都是学艺术、搞设计的,有着深厚的美术功底,他们给小夏做的美甲总是格外好看,不比专业美甲店做的差。
对小夏而言,美甲会慢慢形成一股风气,在朋友间互相传染,“如果大家都在美甲,那我自然也会跟着一起做,一起美甲的朋友也会更有共同话题,感觉美甲已经慢慢成为一种社交方式了”。
小夏交往过的一任男友,见她经常做美甲,便也对美甲产生了兴趣,甚至帮小夏做过多次美甲。“他有美术功底,做美甲很细致,甚至还会做特别复杂的棋盘格造型。我没事儿总喜欢抠自己的手,有时难免把刚做的甲片抠掉,他就会过来问我:你那个指甲,是不是该重新做啦?”
看来,不仅做美甲的人容易“上瘾”,帮别人做美甲也会“上瘾”。
评论4